加油站打响“价格战” 改革红利激活产能
本网讯: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数月来,当国内其他省市92号汽油零售价仍然处在“6字头”之际,山东不少加油站的价格则下探至“5字头”甚至“4字头”。
业内人士指出,受惠于原油进口政策的改革红利,山东地方炼油(地炼)产能释放,使得当地成品油供给充足,并随之孕育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他们同时也认为,在成品油消费增长乏力、能源消费结构逐渐转变之际,国内仍有不少炼油设施在建,宜警惕炼油产能进一步过剩。
山东呈现油价“洼地”态势
山东省淄博市加油站的92号汽油价格为每升5.04元,95号汽油价格为每升5.48元;济南市商河县一家国有品牌加油站8月初的92号汽油价格是每升4.54元;而在6月份,价格一度降到不足4元。
一位济南市民的反馈:沿英雄山路往北走,油价一个比一个便宜——在零售限价的基础上,中石化的92号汽油最多可以便宜0.6元,中石油可以便宜0.8元,民营加油站甚至能便宜1.05元。山东境内的加油站“价格战”从三四月间“开打”,国有和民营品牌加油站悉数卷入,油价“洼地”态势初显。
改革红利激活山东产能
“价格战”反映了激烈的竞争态势,而充分的供给是竞争基础。而纠其首要原因在于山东地炼企业对成品油的旺盛供给。
市场竞争奠定降价基础
在竞争基础之上,各经营主体更加灵活的策略是“刺刀见红”“短兵相接”的直接原因。据观察,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在此番角逐中态度更加积极主动,降价幅度、频次也较往年更为猛烈,其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使得价格战更为激烈。
供需形态敲响过剩警钟
价格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品油供大于需,而这也敲响了炼油产能过剩的警钟。
业内人士称,山东不在《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规划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内,且根据原油进口开放的规定,地炼企业“一律不得再新建、改扩建炼油装置”,所以这个省难以再有产能扩大空间。但其他地区尤其是沿海省市仍有多个千万吨级规模的炼化项目正在推进中。
根据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数字,过去两年,我国柴油表观消费量均同比下降。成品油消费增长缓慢,尤其是柴油下降,似已成中长期趋势;虽然汽车数量增加会提振需求,但城市公交、高铁、汽车燃油经济性提高以及共享单车等生活方式的变迁,都会对成品油消费造成压力。(责编:李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