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争夺战:从沿海蔓延到内陆
2017-08-03 14:38中国法务网浏览:次
本网讯: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当前,一座城市拥有大学的数量和质量,往往直接关乎其科研创新力、社会影响力以及城市活力等等,而这几股力量的交织,最终又会决定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
青岛在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上突出“优质”二字。青岛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将为国内外知名高校,境内大学原则上应为国家“985”、“211”工程大学或国内专业排名前5名的高校,境外大学原则上应为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一流学科。
为吸引这些名校,青岛给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对引进的非独立法人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第一年给予不低于500万元的启动补助资金,以后根据绩效情况每年补助不低于200万元,连续补助5年;对引进的独立法人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第一年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以后根据绩效情况每年补助不低于400万元,连续补助5年。此外,还在土地、人才落户及生活等方面给予优惠。
公开资料显示:威海1984年就已开始引进高校资源的尝试。彼时,威海市政府与山大签署《关于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协议书》;一年之后,又与哈工大签订合作建设威海分校的协议。
2006年8月,威海市政府与哈尔滨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创建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2013年11月,北京交通大学在威海建设校区;同年,2013年,省内高校山东交通学院也设立威海校区,并命名未山东海运学院;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也开始了在威海的分校选址。
同为沿海城市的烟台、日照对高校的吸附能力也很强。从上一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有中国农业大学、滨州医学院等青睐烟台;曲师大、山东体育学院、济宁医学院等相继入驻日照等。
有数据显示,2004年到2014年的10年间,威海高校数量从3所增加到8所,日照高校数量从2所增加到6所。
沿海城市的举动也在刺激潍坊、淄博、菏泽等山东其他城市。
以潍坊为例,官方消息称,今年第一季度潍坊已与3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了对接,并与其中部分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其中包括教育部直属的211重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此外,在潍坊已对接联系的知名高校中,北京大学与山东省政府已就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协议达成一致,与上海交大、中科院新松机器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合作创办新型学院也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东北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巴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先后到潍坊市进行实地考察对接。
菏泽、莱芜等山东内陆地市也在发力。其中,齐鲁工业大学已在菏泽设立校区。而莱芜更是凭借“济莱一体化”的优势,将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揽入怀中。
如今,争夺仍在持续且日趋白热化。在此背景下,面对省内多城的大肆招揽,本身就在区位、自然资源等方面欠缺优势的内陆城市,如何守住区域内屈指可数的高校资源,就显得愈发紧迫。(责编:李凤伟)
青岛“高校聚集圈”日趋壮大的同时,威烟日潍淄菏也不甘落后。
青岛在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上突出“优质”二字。青岛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将为国内外知名高校,境内大学原则上应为国家“985”、“211”工程大学或国内专业排名前5名的高校,境外大学原则上应为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一流学科。
为吸引这些名校,青岛给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对引进的非独立法人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第一年给予不低于500万元的启动补助资金,以后根据绩效情况每年补助不低于200万元,连续补助5年;对引进的独立法人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第一年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以后根据绩效情况每年补助不低于400万元,连续补助5年。此外,还在土地、人才落户及生活等方面给予优惠。
公开资料显示:威海1984年就已开始引进高校资源的尝试。彼时,威海市政府与山大签署《关于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协议书》;一年之后,又与哈工大签订合作建设威海分校的协议。
2006年8月,威海市政府与哈尔滨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创建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2013年11月,北京交通大学在威海建设校区;同年,2013年,省内高校山东交通学院也设立威海校区,并命名未山东海运学院;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也开始了在威海的分校选址。
同为沿海城市的烟台、日照对高校的吸附能力也很强。从上一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有中国农业大学、滨州医学院等青睐烟台;曲师大、山东体育学院、济宁医学院等相继入驻日照等。
有数据显示,2004年到2014年的10年间,威海高校数量从3所增加到8所,日照高校数量从2所增加到6所。
沿海城市的举动也在刺激潍坊、淄博、菏泽等山东其他城市。
以潍坊为例,官方消息称,今年第一季度潍坊已与3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了对接,并与其中部分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其中包括教育部直属的211重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此外,在潍坊已对接联系的知名高校中,北京大学与山东省政府已就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协议达成一致,与上海交大、中科院新松机器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合作创办新型学院也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东北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巴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先后到潍坊市进行实地考察对接。
菏泽、莱芜等山东内陆地市也在发力。其中,齐鲁工业大学已在菏泽设立校区。而莱芜更是凭借“济莱一体化”的优势,将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揽入怀中。
如今,争夺仍在持续且日趋白热化。在此背景下,面对省内多城的大肆招揽,本身就在区位、自然资源等方面欠缺优势的内陆城市,如何守住区域内屈指可数的高校资源,就显得愈发紧迫。(责编:李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