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食物铝残留危险 常吃损神经
2017-07-31 16:15中国法务网浏览:次
本网讯: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组织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进行抽检,516批次样品中29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样品中,有25批次出现铝残留量超标,占比超过85%。山东食药监部门提醒公众应正视食物铝残留的风险,稳妥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记者了解到,此次食物铝残留量不合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淀粉制品的铝残留量检出值超标,二是发酵面制品中检测出了铝残留量。根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第1号公告,粉丝、粉条中铝的最大残留量为每公斤不高于200毫克。对馒头、包子、发糕等发酵面制品,则规定从中不得检出铝残留量。
近年来,有不良厂商为追逐经济利益超范围、超量使用明矾等含铝食品添加剂。长期食用铝含量超标的食品会严重损害健康,主要体现在人体骨骼与神经系统。
山东省食药监部门提醒公众,铝虽含有毒性,但并非只要摄入就危害人体,要考虑到食品中铝的残留量、食用含铝食品数量及食用频次等因素。淀粉制品、面制品、膨化食品等是铝摄入的主要来源,消费者特别是7岁至14岁的儿童、老年人及孕妇等人群应尽量避免摄入铝含量较高的食物。(责编:李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