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聚焦
PC版

青岛法院新举:符合条件减刑假释案件全部视频开庭

2017-07-26 11:17中国法务网浏览:

 

本网讯:日前,山东省青岛市中级法院通过远程视频公开集中开庭审理了35起减刑假释案件。其中,便呈现这样一幕——纪某因犯胡意伤害罪获刑3年,已执行两年3个月,青岛监狱向市中院报请认为纪某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提请“假释”。市中院审监庭的3名法官坐在市中院科技法庭内,与位于青岛监狱科技法庭的监狱干警、检察人员、罪犯“面对面”实时询问和进行实质性调查……。多名人大代表和市民群众在市中院科技法庭现场旁听。与纪某案一样,其他案件也是这样远程、透明、高效进行。

青岛法院新举:符合条件减刑假释案件全部视频开庭

据介绍,青岛中院为确保减刑假释工作在阳光下、高效运行,对此类案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严格规范程序,全面接受监督,不断提高审判质效,带来了办案多方面的新变化。一方面,自今年开始,青岛中院对所有假释案件一律开庭审理。即由过去一名法官进监狱提讯罪犯、一律改为3名合议法官一同开庭审理。另一方面,实现便利的远程视频开庭。针对青岛中院到辖区内两所监狱的车程分别为一小时和两小时的实际,青岛中院与司法局、监狱等部门沟通协调,在青岛中院和青岛监狱、北墅监狱各建设一处具备远程高清视频功能的科技法庭。对符合条件的所有案件,通过远程视频,法官和检察员、监狱干警、罪犯分别在法院和狱内的法庭开庭,大大节约了办案时间。其间,青岛中院统一庭审各流程的标准,采用规范化的庭审提纲,庭审笔录通过网络及时传送给监狱,打印后由出庭人员和罪犯签字。远程视频开庭,还可以实现全程留痕、全程录音录像和全程公开。与此同时,远程视频开庭,也有效扩大了旁听监督渠道,此类案件不再象以往在监区“封闭办理”,而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和普通公众均可到市中院的科技法庭旁听,从而将减刑假释案件置于全社会、全方位监督之下。(责编:李凤伟)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