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法
PC版

中国核安全观亮相海牙峰会 展示中国卓越贡献

2014-03-27 13:56 环球时报浏览:

本网讯   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于3月24日至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全球53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代表与会。25日,会议发表最终声明草案,提出要建立一个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为主导的全球对抗核恐怖体系。24日,荷兰首相吕特主持召开峰会,被邀请作主旨讲话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世界各大媒体纷纷在网上播出习近平讲话录像,称讲话首度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显示了中国对世界核安全的贡献。

习近平强调,发展核事业50多年来,中国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纪录,“我们在核安全领域多作一份努力,恐怖主义就少一次可乘之机”。他说,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坚定不移参与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为实现持久核安全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加拿大“北纬45°”网评论称,尽管克里米亚危机导致俄罗斯总统普京缺席,影响了本届核安全峰会的效率,但国际社会仍然急需借此机会讨论核安全问题,尤其是大量核材料游离于国际管制之外所造成的隐患,和打击核恐怖主义的问题。荷兰《电讯报》报道称,因核武器研发计划备受全球关注的朝鲜和伊朗,都没有派代表团参加本届核安全峰会,而这两个国家与中国都有着“密切关系”;因而,中国首次提出的“核安全观”会对朝鲜和伊朗的核问题产生什么影响,非常值得全球关注。英国广播公司(BBC)24日报道称,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由他首次提出的中国“核安全观”备受关注,外界特别关注这一新观念对全球核安全的影响。

中国核工业集团研究员诸旭辉2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习主席第一个发言,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核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在核安全上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比如正在建立全球最大的核安全示范中心,未来可以示范交流培训,满足各国需要。中国还在IAEA框架内帮助加纳把一个使用高浓铀的反应堆改造为使用低浓铀燃料。这些都在习主席的发言中有体现,所以他的发言很实在。相比之下,奥巴马的“无核世界”显得太遥远,现实中,谁也不会放弃核武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新建核电站占全世界的54%,核能安全对中国很重要。习主席在这个场合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不仅代表中国利益,也代表第三世界利益,在核安全领域打破了西方主导的格局。而习主席在讲话中借用荷兰伟大哲人伊拉斯谟的话,引用普罗米修斯的例子,显示了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新风格。

乌克兰事件不可避免地转移了海牙核安全峰会的焦点,使得此次会议没有达成多少具体成果。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4日在海牙指出,必须确保让非核武器国家相信,核武器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障碍,而非一笔资产。他说,1994年美英俄以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交换乌克兰放弃核库存的《布达佩斯备忘录》,是解决核材料库存问题的榜样和基础。但法国《新观察家报》25日称,如今20年过去,这一榜样和基础却因克里米亚事件而变得不再可信,这也许会令其它国家不再相信所谓安全保障,而宁可死死守住自己的核能力,甚至加速自己的核计划,以阻止任何潜在的侵略。

日本和美国领导人在峰会召开前发表声明宣布,日本将把数百公斤敏感的核材料交给美国处理。《费加罗报》25日的文章称,这可能是本届海牙核安全峰会少有的好消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日方最终交出核材料,可能跟上个月起中国加大对此事施压有关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