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聚焦
PC版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企业翻新管理技巧

2013-12-06 13:04环球时报浏览:
本网讯   英国《金融时报》7月8日文章,原题:被中国翻新的管理技巧 华为新的手机器材制造中心2016年于东莞松山湖开业时,它将包含一座以波兰前皇家宫殿瓦维尔城堡为蓝本的建筑。当时,这座城堡的建造计划胜过以凡尔赛宫、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等为蓝本的计划。为进军21世纪全球手机市场,一个快速增长的通信集团从一座16世纪的城堡汲取灵感,这其实并没有听起来那么怪异。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华为、海尔和其他增长迅速且颇有抱负的跨国企业,就一直在学习最佳经营方法,赋予其中国元素,并用这种方法与发明它的国际公司展开竞争。中国企业正使用源自欧美日的管理模式的事实,提出中国能否发展出自己的管理风格的问题。

  商业思想家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编者注)认为,中国能够,也将会做到这一点。

  中资企业或许倾向于命令和控制式管理,但某些高管正尽力运用中国传统。某矿山机械公司正使用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向员工逐步灌输相互尊重、社会责任的观念。

  其他公司也已建立不同寻常的架构。华为正在试验“轮值CEO”制度。海尔则是一个由真正的自主经营体构成的网络,各经营体为开展新项目的权力“竞标”,如开发新的三门冰箱等。这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我管理团队网络,也是中国大公司中最具创新意义的管理手段。

  但华为和海尔的成功并非在于提出有趣的管理理念,而在于它们是现有管理技巧精明且专心的学生。上世纪90年代,华为就将收入的3%用于咨询服务,借用这些咨询公司通过与其他客户合作积累起来的智慧。学到所需之后,华为就摆脱大多数咨询顾问并设定自己的战略路线。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热衷阅读商业文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教授费舍尔表示,该公司“极度好奇”,正追求“通过累积进行变革”。即便是海尔的自主经营体也能追溯至中国企业曾采用的日本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尚未产生伟大的管理理念至关重要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华为和海尔都擅长学习和利用已被国际竞争对手在市场中验证过的技巧。其实,它们通常能更迅速和更积极地贯彻此类精神,并在必要时予以抛弃。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