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排名背后的猫儿腻 揭秘两亿“刷榜”地下产业(2)
2020-12-15 13:50中国青年报浏览:次
App排名背后的“刷榜”猫儿腻 揭秘两亿“刷榜”地下产业
快节奏时代,手机App数量多如牛毛,让消费者选择困难,排行榜就成为极为重要的C位出道方式。为了提高App的排名而衍生出的“刷榜”这一地下产业链,成了不少人的“生财之道”。80后蒋德(化名)靠着帮App“刷榜”成为年入过千万元的“成功人士”,最终铤而走险成为违法App的幕后帮凶。
初中肄业的蒋德原来是做倒卖游戏币和装备生意的,后来生意不再像以前那么赚钱了,2013年,他在App“刷榜”中嗅到“商机”。
App“刷榜”与网络电商平台“刷单”类似,是App开发商为了提升该款软件在手机应用市场中的排名,通过“刷榜”公司的操作使其软件的下载量在短时间内激增,从而迅速提升排名的一种竞争方式。“手机下载App赚钱”其实就是研发公司将要推广的App软件投放到一些名为“积分墙”的软件平台上,每天发布下载任务订单,个人或工作室接单后,每次成功下载并试玩几分钟就算完成一个量,研发公司就会给“积分墙”平台相应的奖励,从平台上接单的个人或工作室可以分到1到2元的利润。
这些被刷榜的App下载量在短时间内激增,在其官方商城中的排名会迅速提升,有些甚至可能从几百名开外一跃成为排名前十甚至前三。排名越靠前,软件就越容易被手机用户搜索到。这些手机软件研发公司会花巨资来宣传自己旗下的产品,从而催生出一条手机软件刷榜的地下产业链。
起初,蒋德购买了6部手机,和一个朋友一起下载App赚钱。尝到甜头后,他又陆续购进100多台手机并雇佣12名员工,在连云港市赣榆区、东海县的两个乡镇成立工作室,专门为手机App“刷榜”,短短两年间就获利100余万元。
了解到一些行业内幕后,蒋德发现,做工作室人工手“刷榜”虽然赚钱,但是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不如直接做“积分墙”。2015年下半年,他租用了一家公司的“积分墙”平台,自己负责维护和经营。2016年和2017年,他先后注册成立了3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也因为担心租用的“积分墙”平台随时可能不再继续授权使用,2018年3月,蒋德“转战”深圳,成立了一家网络公司,用几个月的时间研发出了自己的“积分墙”软件平台。
由于手机应用商城对手机软件的审核非常严格复杂,为了让积分墙软件快速登录应用商城,蒋德花钱购买了一个包装软件包,打着“环保”的名号,成功骗过了审核系统上架到应用商城。随后他又花费数万元,对“积分墙”软件进行推广宣传。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注册,他们专门租了一辆大巴车,在全国各地多所大学校园门口拉横幅、发传单,拉拢大学生注册,还打起了“只需动动手指几分钟轻松赚钱”的口号。截至案发,该“积分墙”软件注册用户已达10余万人。
短短几年,蒋德将苏北的一个地下工作室,逐步发展为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的全国公司,一度在“刷榜”这条黑色产业链上进入“前三甲”。
随着承接的推广业务越来越多,蒋德也开始越陷越深,他发现“刷榜”市场火爆的背后是庞大的利益集团在驱使。
2019年年初,圈子里的苏某某联系到蒋德,说柬埔寨有个叫汤姆的大客户,其公司负责做股票配资类App,想在国内推广。各有所图的三人一拍即合,汤姆负责在境外提供软件资料和提出具体推广要求,苏某某负责中间联络,蒋德负责宣传推广。
快节奏时代,手机App数量多如牛毛,让消费者选择困难,排行榜就成为极为重要的C位出道方式。为了提高App的排名而衍生出的“刷榜”这一地下产业链,成了不少人的“生财之道”。80后蒋德(化名)靠着帮App“刷榜”成为年入过千万元的“成功人士”,最终铤而走险成为违法App的幕后帮凶。
初中肄业的蒋德原来是做倒卖游戏币和装备生意的,后来生意不再像以前那么赚钱了,2013年,他在App“刷榜”中嗅到“商机”。
App“刷榜”与网络电商平台“刷单”类似,是App开发商为了提升该款软件在手机应用市场中的排名,通过“刷榜”公司的操作使其软件的下载量在短时间内激增,从而迅速提升排名的一种竞争方式。“手机下载App赚钱”其实就是研发公司将要推广的App软件投放到一些名为“积分墙”的软件平台上,每天发布下载任务订单,个人或工作室接单后,每次成功下载并试玩几分钟就算完成一个量,研发公司就会给“积分墙”平台相应的奖励,从平台上接单的个人或工作室可以分到1到2元的利润。
这些被刷榜的App下载量在短时间内激增,在其官方商城中的排名会迅速提升,有些甚至可能从几百名开外一跃成为排名前十甚至前三。排名越靠前,软件就越容易被手机用户搜索到。这些手机软件研发公司会花巨资来宣传自己旗下的产品,从而催生出一条手机软件刷榜的地下产业链。
起初,蒋德购买了6部手机,和一个朋友一起下载App赚钱。尝到甜头后,他又陆续购进100多台手机并雇佣12名员工,在连云港市赣榆区、东海县的两个乡镇成立工作室,专门为手机App“刷榜”,短短两年间就获利100余万元。
了解到一些行业内幕后,蒋德发现,做工作室人工手“刷榜”虽然赚钱,但是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不如直接做“积分墙”。2015年下半年,他租用了一家公司的“积分墙”平台,自己负责维护和经营。2016年和2017年,他先后注册成立了3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也因为担心租用的“积分墙”平台随时可能不再继续授权使用,2018年3月,蒋德“转战”深圳,成立了一家网络公司,用几个月的时间研发出了自己的“积分墙”软件平台。
由于手机应用商城对手机软件的审核非常严格复杂,为了让积分墙软件快速登录应用商城,蒋德花钱购买了一个包装软件包,打着“环保”的名号,成功骗过了审核系统上架到应用商城。随后他又花费数万元,对“积分墙”软件进行推广宣传。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注册,他们专门租了一辆大巴车,在全国各地多所大学校园门口拉横幅、发传单,拉拢大学生注册,还打起了“只需动动手指几分钟轻松赚钱”的口号。截至案发,该“积分墙”软件注册用户已达10余万人。
短短几年,蒋德将苏北的一个地下工作室,逐步发展为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的全国公司,一度在“刷榜”这条黑色产业链上进入“前三甲”。
随着承接的推广业务越来越多,蒋德也开始越陷越深,他发现“刷榜”市场火爆的背后是庞大的利益集团在驱使。
2019年年初,圈子里的苏某某联系到蒋德,说柬埔寨有个叫汤姆的大客户,其公司负责做股票配资类App,想在国内推广。各有所图的三人一拍即合,汤姆负责在境外提供软件资料和提出具体推广要求,苏某某负责中间联络,蒋德负责宣传推广。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