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聚全域精兵斩电诈“黑手”护百姓“钱袋”(2)

2020-11-27 14:29法制网浏览:

  “放在过去,单单一个管辖权问题就会让基层办案单位很头疼。”干了26年刑侦的朱俊峰说,侦办这起全省“断卡”行动第一案是场漂亮的“合成战”。
  由于线索信息快速落查机制落实不到位,电诈案件的侦查打击常陷入被动。
  为此,集中攻坚队做实做强信息研判,实时抽取平台数据,汇聚银行卡、手机卡、涉案网址等关键信息,与公安大数据碰撞比对,第一时间发现线索并推送给各地,实现了“线索核查不过夜、人员抓捕不隔天”。
  “我们梳理了一下,打击电诈大概会用到10余类公安内外部资源,如果不是省市一体集中攻坚,基层很难拿到、用上这些资源。”仙桃集中攻坚队侦查打击组组长姚同利说。
  快打基础上,湖北公安还运用多破现发诈骗案带动数据关联,依托平台资源研判深挖串并案,为全链条侦查打击提供支持。
  “集中攻坚弥补了基层运用大数据的短板,让办案单位对电诈嫌疑人‘行知轨迹、去知动向’,实现精准打击。”孝感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郭斌说。
  溯源治
  手机卡扔了、银行卡剪了、代取款人跑了;跨市、跨省、跨国;人机分离、人卡分离;租用网络通讯工具账号、频繁更换作案要素、形成黑灰产业链……
  接受记者采访时,多名老刑警提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办过程都直摇头。
  谈起打击电诈心得,一位干刑侦20多年的民警的话令人出乎意料——“防要胜于打,关键要做到‘好人’不上当、‘坏人’不敢或不能骗人。”
  如何防?
  孝感集中攻坚队行业治理组组长杨洪涛认为,防范治理电信诈骗得消灭“违法犯罪工具”,逐步破解“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怪圈。
  湖北省公安厅与省通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部门沟通协调,明确公安、通讯、银行三方责任,建立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突击督办等机制,同步开展预警、拦截、封堵、止付等工作。
  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截至11月15日,湖北公安机关共劝阻群众8.6万人次,避免损失673万元,止付嫌疑账户6.1万个、25.9亿元,冻结嫌疑账户7547个、7.7亿元,关停诈骗网站51599个。
  集中攻坚队推动孝感、仙桃等地出台“两卡”黑名单制度、完善惩戒体系,对电信诈骗涉案人员以及违法出租、出借、出售、购买手机卡、银行卡的单位及个人实施联合惩戒。湖北各地迅速跟进,纷纷出台惩戒措施。
  11月4日,孝感集中攻坚队行业治理组专门约谈本地3家涉电信诈骗银行卡问题比较突出的商业银行,准备曝光涉案“两卡”开办较多的营业网点。
  “针对‘诈赌毒’犯罪共生的特点,我们推动党委政府压实属地责任,加大综合整治力度,落实人员管控措施,努力实现违法犯罪人员‘进不来、出不去、待不住、跑不掉’。”集中攻坚行动仙桃指挥部指挥长祝革鹏说。
  孝感、仙桃、黄陂等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开展反诈防骗宣传教育。孝感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县乡三级动员会,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出台《关于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决定》,此举得到公安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仙桃组建“反诈协会”“反诈联盟”,通过反诈“三字经”、故事会、短视频、表情包、群宣传和有奖答题等形式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委政府重视、社会各界参与、基层组织主导,是有效之道、根本之策。我们将以聚力攻坚为基础,延伸治理链条、提升治理能力,坚决铲除电信网络诈骗滋生土壤。”湖北省公安厅副厅长胡甲文说。(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