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3岁背圆周率、质量监管空白 早教班的虚火该降降了(3)

2020-11-27 14:17光明日报浏览:

  早教机构的师资水平直接决定了早教的水准。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学前教育研究只针对3至6岁幼儿阶段,而0至3岁的早教研究才刚刚起步。”长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刘霖芳介绍。2012年,刘霖芳曾带领团队对早教机构进行调研。当时得出来的结论是,早教机构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八年后,问题依然如故”。
  对于早教机构自行培训教师的行为,似乎难得信任。刘霖芳透露,一些早教机构的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只要参加培训就能通过考试,并获得所谓资格证书。她建议,逐步完善早教教师的准入制度,对早教教师在学历和专业方面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
  2016年11月25日,北京市修订《学前教育条例》,第十六条修改为:“在学前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并获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学前教育任职资格证书。”
  但在记者探访的近10家早教机构中,无一采访对象提及该资格证书。
  4、预付费制埋隐患,质量监管有空白
  对于早教课程的花费,龚华祎给甜甜报的这个班,花了近40000元。粗略估计,每节课约300元左右。“在长春,这可是大价钱”。
  愿意花钱的家长,不在少数。《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有89.92%的学龄前儿童上过辅导班,其教育消费占家庭年收入26.39%。
  记者采访发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早教连锁机构,一节课售价基本上从200至400元不等。100节课包售价约20000元,有的早教班收费甚至超过40000元。
  目前,早教机构均采用预付费制,购买一定数量课时包后,在有效期内,按照一周一节或者两节的节奏,上完所有课程。
  记者发现,在一款网络点评软件上,家长对早教机构提出投诉的内容多为退款难,“未上完课程不能退款”被许多家长认为是霸王条款。
  此外,早教机构跑路的新闻也时常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早教行业从2019年出现停业、关店甚至跑路失联的机构超过二十家,其中不乏凯瑞宝贝、家盒子等规模较大的老品牌。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早教类企业一共新增192家,吊销注销220家,整体负增长。
  “事实上,机构跑路只是偶发情况,但是,对于维护大多数家长的权益来说,对早教机构进行质量监管却已刻不容缓。”刘霖芳给出的建议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加强对早教机构开办资质的审核,对于已运营的早教机构,应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估。
  “不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目的,而是单纯强化某种技能,甚至提前学、超前教的早教课,违背幼儿成长规律,与揠苗助长无异,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刘霖芳说。
  “早教班是一种商业产品,不是教育行为。如果把早教完全寄希望于早教机构的话,这个大方向就是错的。”教育专家尹建莉回复记者称,“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如果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追求,不能更理性的话,早教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会一直存在。”(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