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出预付卡“冷静期”,能否终结行业乱象?(2)
2020-11-20 13:25新华网浏览:次
“‘七天退款冷静期’还不仅仅是消费者的‘后悔权’,更是‘体验期’。”消费者李女士说,健身卡一般都金额较大,消费持续时间较长,与普通商品相比,更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对健身机构的各种设施和服务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些专家认为,结合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内容的认识程度,以及退款后能否使相关“商品”恢复原状等进行综合权衡,“冷静期”还可进一步探索复制推广到其他线下行业。
不光“静一静”还要“管一管”,完善预付卡监管机制
实际上,预付卡乱象频出的不只是健身行业。在餐饮、美发、美容等领域,预付卡消费几乎成为“标配”,一些商家用各种手段吸引消费者预存大量现金,但有些涉嫌变相融资、非法集资,甚至出现卷款跑路的现象。
不少专家认为,一方面类似“七天退款冷静期”的自律举措值得鼓励,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预付卡消费监管机制,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
邓永表示,健身房夸大宣传甚至“跑路”,是预付卡消费乱象的侧面反映,根本原因还是当前对预付卡发卡主体的监管不到位。
法律界人士建议,完善预付式领域相关立法,规制发卡主体、发卡行为和发卡金额,加强对预付款的资金监管。同时,理顺维权渠道、简化维权程序,加强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经营者及时查处、及时公示。
10月下旬,《江苏省预付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除了“消费者有权自付款之日起15日内无理由要求退款”外,还提出江苏省建设统一的预付卡管理服务平台,依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预付卡信息归集、公示、查询和风险警示服务等。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新华说,不断强化经营者在法律上的义务,不断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消费者权益就能更加有效地得到保障。(参与采写:李艺丹)(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