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网络直播PK乱象调查(3)

2020-11-10 12:38 法治日报浏览:

  粉丝入群门槛不低
  收人钱财替人办事
  据了解,主播与粉丝的关系一般分为几个层级:在直播间互动、拉入微信粉丝群、主播关注粉丝、加微信、线下互动等,步步升值。
  栗子介绍说,对于有人气的PK主播而言,其粉丝也必须有自己的名字,比如“9200”“X家军”等,“这跟追星有得一拼。只要主播一声令下‘9200,来,直播间写1’,瞬间就可以看到直播间被‘1’刷屏”。
  对于这类粉丝群,邱先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其入会门槛相当高,“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都会有‘粉头’为主播进行把关筛选。一种是通过做任务达到一定量级后才能入场,另一种是直接看你为主播刷的礼物价值。一般情况下,入场费少则七八千元,多则十几万元。有的人看一场直播刷几千元的礼物并不少见”。
  据栗子介绍,直播PK也是“圈粉体系”中的重要一步。“一般的步骤是,发吸引人的内容,让大家看到;通过PK营造噱头,固粉、通粉(吸引对面主播的粉丝);给大主播(粉丝量大)刷礼物秒榜,让大主播甩粉(收人钱财,替人办事儿)。”
  比如,某平台的“大胃王”被官方短期封禁了直播权限,起因是一场直播PK。“大胃王”在直播间与另一位主播不断相互诋毁,最后甚至演变成了直播间里的相互谩骂,两人矛盾愈演愈烈,最终两人都遭到惩处,被查封了直播权限。
  对于这类现象,观看直播PK的常客苏先生已经习以为常了。“在平台出台相应规章制度之前,直播间里的相互谩骂太常见了。经常就是因为一言不合,两个人就在直播间里相互攻击,除了人身攻击外甚至还会相互辱骂,内容不堪入耳。但是看客们大多数都是以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去看的。”苏先生说,“相较于主播的单人直播,直播PK对主播的素质其实应该更加严格要求。因为它是一种直接可以刺激粉丝们消费的直播互动,传播范围、影响力都会更加广泛。”
  此外,有些主播为了在直播PK中获得胜利,甚至会通过打色情擦边球的方式来吸引粉丝的注意力。此前,某大型直播平台有一位女主播,PK输了之后的惩罚打色情擦边球,但很快遭到封号处理。
  据了解,由于监管缺失,为了诱导打赏,平台和主播都想尽办法。
  在某短视频平台,目前最贵的礼物是至尊礼炮,6666.6元/个;可以触发全站通知特效的嘉年华每个3000元。此外,在某语音为主的平台上,《法治日报》记者看到,平台礼物种类繁多,最高礼物“以爱加冕”价值一万多元。(记者 赵 丽 实习生 邢懿铭)(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