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夺命”悲剧缘何频频上演(4)
2020-09-10 10:04法治日报浏览:次
部分私立幼儿园司机筛选粗糙 管理员与监护人责任意识淡漠
“校车夺命”悲剧缘何频频上演
● 目前,各地区仍然存在学校负责人、驾驶员与照管员、家长与学生等各类人群校车安全管理责任意识淡漠的问题
● “校车夺命”悲剧折射出家校信息沟通不到位的问题,家长出于对校车安全和园方管理的信任,可能会对孩子长达数小时的“脱管”状况不知情
● 防止悲剧发生必须要唤醒幼童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在强化“学生安全高于一切”理念的同时,加强对校车“人数清点”“人员交接”等程序落实的跟踪问责
8月31日,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张明透露,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各地开展校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路面执法检查,严查严处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超速、非法改装、不按审核线路行驶等违法行为。
这一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的背景离不开近日频发的“校车夺命”事件。
8月7日,河南省栾川县公安局通报,8月6日上午8时许,河南省栾川县城关镇某儿童临时看护服务中心法人蒋某华在驾车接送3名儿童去看护中心时,将两岁男童步某遗忘在轿车内。当日下午17时许,发现步某在车内死亡。
7月14日,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某幼儿园一名5岁男童在乘坐校车返回幼儿园时,被遗忘在校车里。太阳下暴晒的校车,车内温度不断升高,最终该男童严重脱水不治身亡。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全社会的共识。早在2012年4月,国务院就曾发布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随车照管人员应当清点乘车学生人数,核实学生下车人数,确认乘车学生已经全部离车后本人方可离车。
然而,“校车夺命”悲剧仍然频频上演。其背后原因为何?目前校车安全现状如何?《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幼童被锁校车去世
悲剧频发值得反思
锦仔今年5岁,已经在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新苗幼儿园上了两年学,每天清晨被校车接走,傍晚时再送到村口。
7月14日7时30分,锦仔妈妈像往常一样,将孩子送上了幼儿园的校车,和锦仔一起上车的还有五六个村里的学生。夏季的广东十分炎热,锦仔爸爸陈鹏还记得,当天是个大晴天。
当日17时许,锦仔妈妈准备前往村口去接孩子放学时,接到了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锦仔在午休时突然休克,被幼儿园校车送到县人民医院了。到达医院后,医生告知锦仔在被送来时已经没了生命体征。
悲痛之下,陈鹏立刻报警。最后,陈鹏从警方口中得知了锦仔的死亡原因。
事发当天上午8时许,校车抵达幼儿园,但在下车时,锦仔没能跟上队伍,跟车老师带着其他学生下车,没有留意到锦仔,也未进行点名或检查。随后校车被停放在幼儿园对面的空地上,司机在离开校车时,也没有发现未下车的锦仔。
在这所幼儿园的外墙上,还张贴着《校车安全管理方案》,其中明确要求跟车老师在跟车过程中,必须对照乘车清单,确认上、落车的幼儿,在跟车结束前,必须对整个车厢进行检查,确保没有一个幼儿被遗留在车上。
“这不是意外,而是人为的疏忽导致孩子死亡。”陈鹏对此一直不能释怀。
锦仔去世并非孤例。《法治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国内已发生多起孩子被锁校车或私家车内去世的悲剧。
非法改装防护缺位
司机筛选暗藏猫腻
“校车夺命”频发,背后原因为何?《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校车夺命”悲剧缘何频频上演
● 目前,各地区仍然存在学校负责人、驾驶员与照管员、家长与学生等各类人群校车安全管理责任意识淡漠的问题
● “校车夺命”悲剧折射出家校信息沟通不到位的问题,家长出于对校车安全和园方管理的信任,可能会对孩子长达数小时的“脱管”状况不知情
● 防止悲剧发生必须要唤醒幼童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在强化“学生安全高于一切”理念的同时,加强对校车“人数清点”“人员交接”等程序落实的跟踪问责
8月31日,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张明透露,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各地开展校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路面执法检查,严查严处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超速、非法改装、不按审核线路行驶等违法行为。
这一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的背景离不开近日频发的“校车夺命”事件。
8月7日,河南省栾川县公安局通报,8月6日上午8时许,河南省栾川县城关镇某儿童临时看护服务中心法人蒋某华在驾车接送3名儿童去看护中心时,将两岁男童步某遗忘在轿车内。当日下午17时许,发现步某在车内死亡。
7月14日,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某幼儿园一名5岁男童在乘坐校车返回幼儿园时,被遗忘在校车里。太阳下暴晒的校车,车内温度不断升高,最终该男童严重脱水不治身亡。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全社会的共识。早在2012年4月,国务院就曾发布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随车照管人员应当清点乘车学生人数,核实学生下车人数,确认乘车学生已经全部离车后本人方可离车。
然而,“校车夺命”悲剧仍然频频上演。其背后原因为何?目前校车安全现状如何?《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幼童被锁校车去世
悲剧频发值得反思
锦仔今年5岁,已经在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新苗幼儿园上了两年学,每天清晨被校车接走,傍晚时再送到村口。
7月14日7时30分,锦仔妈妈像往常一样,将孩子送上了幼儿园的校车,和锦仔一起上车的还有五六个村里的学生。夏季的广东十分炎热,锦仔爸爸陈鹏还记得,当天是个大晴天。
当日17时许,锦仔妈妈准备前往村口去接孩子放学时,接到了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锦仔在午休时突然休克,被幼儿园校车送到县人民医院了。到达医院后,医生告知锦仔在被送来时已经没了生命体征。
悲痛之下,陈鹏立刻报警。最后,陈鹏从警方口中得知了锦仔的死亡原因。
事发当天上午8时许,校车抵达幼儿园,但在下车时,锦仔没能跟上队伍,跟车老师带着其他学生下车,没有留意到锦仔,也未进行点名或检查。随后校车被停放在幼儿园对面的空地上,司机在离开校车时,也没有发现未下车的锦仔。
在这所幼儿园的外墙上,还张贴着《校车安全管理方案》,其中明确要求跟车老师在跟车过程中,必须对照乘车清单,确认上、落车的幼儿,在跟车结束前,必须对整个车厢进行检查,确保没有一个幼儿被遗留在车上。
“这不是意外,而是人为的疏忽导致孩子死亡。”陈鹏对此一直不能释怀。
锦仔去世并非孤例。《法治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国内已发生多起孩子被锁校车或私家车内去世的悲剧。
非法改装防护缺位
司机筛选暗藏猫腻
“校车夺命”频发,背后原因为何?《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