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眨个眼就算授权,小心“购机惠”成为分期贷(2)

2020-01-13 15:58 新华每日电讯浏览: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电信营业厅,记者也遇到了相同情况。一名营业员表示,“橙分期”就是一个业务名称,但闭口不提贷款实质。
  ——发展“人头”有奖励。记者调查发现,如果消费者对“分期”业务的安全性提出质疑,电信营业员便会“抛出”各种诱惑。作为“主打”业务,西城区这家营业厅强调,“不是人人都有这个额度,如推荐朋友来办理,还能得到红包奖励。”
  朝阳区这家营业厅的员工直接表示,如果今天办理,不但不用补手机的差价,还送价值149元的无线耳机。为了表示这项业务很“靠谱”,这位营业员拿出办理该业务的名单,上面标注许多消费者已领了耳机、茶具等不同赠品。
  ——用“优惠”包装“贷款”。这项业务是电信业务吗?记者向电信客服致电咨询,对方首先肯定了该业务属于电信。当记者询问这项业务是否具有贷款性质,客服回答“是”。
  那么到底什么是橙分期?对用户有没有影响?未告知客户贷款性质便办理业务,是否合规?电信客服表示,该业务不在客服处理范围之内,需要记者拨打“翼支付”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记者随后致电“翼支付”人工客服,对方又为记者转接到专业处理“橙分期”业务的客服人员。
  该名客服起初与营业员回答的如出一辙:“缴纳话费即可、对个人毫无影响。”
  当记者追问“这项业务是不是消费贷款时?”这名客服承认了这项业务的实质:电信利用自己庞大的用户基数,在用户办理橙分期业务对镜头眨眼的同时,实际是在授权电信以用户名义,办理一笔甜橙金融贷款。用户交话费其实就是还本金,而贷款所产生的利息,则由电信美其名曰“红包返现”,由翼支付直接代扣。
  正常情况下,只要电信按照约定返还红包,就不会出现逾期。但只要手机欠费,就会暂停发放红包。这也就是为什么办理该项业务后,用户不交话费,会“上传征信”或者“被催贷”。
  ——如不按期缴费,将影响征信。用“购机惠”进行包装的橙分期,到底是不是网贷?办理之后会对用户产生什么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分析称,橙分期从穿透性监管来看,冻结24个月花呗额度,且是翼支付分期,逾期违约金较高,这些都符合网贷特征。
  “即使电信按期自动扣款,如消费者账户资金短缺,无论金额大小,都很容易对其征信造成影响。”他还表示,橙分期的违约惩罚措施,分为违约金和滞纳金两部分,违约金是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很明显,这项业务并不像营业员所描述的那样“万无一失”。
  ——营业厅还有“两张面孔”,消费者维权难。记者调查时还发现一奇怪现象,有的营业厅热情推销橙分期业务,有的营业厅则表现“淡定”。
  记者致电中国电信客服得知,其营业厅分为官方营业厅与合作代理营业厅。客服承认,合作代理营业厅有些并不是电信“正式员工”。而向记者推销橙分期业务的,正是合作代理营业厅的工作人员。
  消费者该如何自保
  “优惠购机”活动到底存在哪些法律风险?消费者又该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中国法学会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这种“诱导式办理流程”,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商家在消费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只强调优惠,不提风险,诱导其购买存在较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明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消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陈音江表示,因此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橙分期经营者,都应事先告知消费者安全注意事项、限制权利条款等,然后再让消费者自主决定是否购买。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