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涉"薅羊毛"纠纷判例结果不一 是否及时告知是关键(2)

2019-11-10 17:40澎湃新闻浏览:

  卡尔森辩称,林某下订单当日,案外人主动与卡尔森联系,称该公司遭遇恶拍,并提供群名为“一起薅羊毛撸得快”的微信聊天记录。聊天记录显示,部分群员在明知案涉商品成本价至少在六七千元的情况下,在群内宣传号召恶拍,称要把事情扩大化。
  判决书显示,2018年7月3日16时49分至17时36分期间,该店铺共收到32笔同款商品订单,其中包括林某购买案涉商品的订单。随后,卡尔森报案称,其网店标错价格,将10000余元的商品价格标作1000余元,遭人恶意购买30多件。警方建议其通过平台客服申诉,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法院审理认为,从网店发布的商品信息来看,案涉家具是由三款家具组合而成,其中任何一款家具的单品促销价均远远超过1195元。按照生活经验法则,有事实依据证明卡尔森在其网店发布的案涉商品促销价格系标价错误。
  庭审中,经法院询问,卡尔森表示不申请撤销涉案网络购物合同,法院予以照准。
  本案的核心争议点在于,卡尔森是否应当履行交货义务?受理法院认为,本案商品标价错误系卡尔森过失所致,不影响合同效力。法院根据现有证据不能证明林某系恶意购买。按照《合同法》规定,林某有权要求卡尔森继续履行合同,交付购买的家具。
  该案最终判决为卡尔森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林某交付前述家具一套,并驳回林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澎湃新闻11月9日从卡尔森方面获悉,此次法院判决后,该公司继续上诉。最终双方以卡尔森赔偿原告林某2000多元达成和解。
  律师:是否及时告知价格设置错误成关键因素
  同类型民事纠纷案件,为何法院判决结果截然相反?有律师认为,商家是否第一时间告知消费者价格设置错误成关键因素。
  《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第十四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二十一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此外,《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益律师赵良善分析,消费者起诉“Gap礼品卡专卖店”的案例中,法院认定卖方发布的宣传图片、面值1000元的Gap电子礼品98折优惠(售价980元)为要约,因卖方价格设置错误,买方以490元的售价订单的行为为买方的新要约,并非买方的承诺。之所以这样认定,是因为卖方及时告知了价格设置错误信息,不接受买方张某的490元的售价订单承诺,故合同不成立。根据《合同法》规定,买方张某的490元的售价订单演变成了买方张某的新要约,针对这一新要约,卖方未作出承诺,因此,双方的合同不成立。
  消费者起诉卡尔森的案例中,法院认定卖方发布的案涉商品销售信息为要约,而买方的订单行为为承诺,故双方的合同成立。因本案中卖方未及时告知价格设置错误信息,所以未将买方的订单价(承诺)内容与卖方发出的要约价(要约)内容不一致定性为买方的新要约。本案中,法院释明了价格设置错误及未及时告知买方的补救措施:合同虽成立,但是可以重大误解为由要求撤销已成立的合同,但卖方放弃该项权利。
  赵良善称,在实践中,遇到价格设置错误时,商家应及时告知用户,据此,法院可认定用户的订单行为系新要约,并非承诺,从而认定网络购物合同不成立。
  针对“卡尔森案例”中,卡尔森拒绝行使撤销权的行为,赵良善分析认为其或对审判结果盲目自信而放弃这一权利。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邢鑫则认为,商家或认为合同自始至终未成立,不存在撤销合同的情况,所以不申请撤销合同。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