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普通货车变身“百吨王”仅需7万元 非法改装如何遏制?(2)

2019-10-21 13:55 法制日报浏览:

  利益驱使责任缺失
  处罚偏弱监管缺位
  据《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大多数生产者和驾驶员都了解生产驾驶改装汽车属于违法行为,那么为何他们仍“青睐”于货车改装呢?
  黄海波认为,“青睐”于货车改装主要是为了多拉货。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利益驱动,改装车可以多拉货,多拉货可以多创收,货车经营者希望多赚点钱。二是货车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社会责任缺失,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改装后超载使用给路产以及他人生命财产所带来的危害。三是国家对于超载车处罚力度偏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三十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于超载车辆的最高罚款规定是两千元以下,这种罚款幅度与超载车辆所获得利益不匹配,造成部分货车经营者敢于冒险。四是监管不到位,有些路政管理部门默许改装货车上路,执法部门也经常以罚款了之。
  在林仁聪看来,目前对于非法改装机动车的处罚,还存在一些矛盾。比如,交警发现非法改装机动车上路,按规定是“予以收缴”,但如果不区分情节,一律收缴,也有问题,所以现在普遍的做法是罚款。也有在车辆登记年检时发现,责令恢复原状的,但这些显然都比收缴轻得多。
  “归根结底,改装货车的存在还是普遍性超载的原因。因为现在过路费、燃油税费相对比较高,而货车超载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所以货运行业已经形成了一种扭曲的现象和认知——‘不超载挣不到钱’。大家都超载,你不超载就没法活。而要超载,尤其是大幅超载,比如核定载重几吨的车想载重几十吨,就必须将车辆进行改装。改装所需配件在网上都能买到,甚至有些厂商还会根据买家的需求进行‘定制’——改轴距、增厚轮胎、增加弓子板等。然后在年检时再把改装部分复原,过了年检又重修装回来。”林仁聪说。
  及时查处改装行为
  有效遏制货车改装
  那么,应当如何改变货运行业这种扭曲的认知,又应当如何改变货车改装的现状呢?
  黄海波建议:第一,加强货车改装环节监督,一旦发现擅自改装货车的行为,应当及时对货车经营者以及维修改造经营者进行查处,从源头遏制改装货运汽车的出现;第二,加强使用环节执法监督,对使用改装车辆的经营者、提供站场和道路运输服务的经营者以及司机进行查处,遏制擅自改装货车上路;第三,加强对执法环节的监督,确保出现改装车时不要一罚了之,更要杜绝其使用,注重执法成果,如果这种现象仍不能得到有效改变,可以考虑通过立法,提高改装车、超载车的违法成本,加大执法力度;第四,加强对货车经营者、维修改装经营者、站场、道路经营者以及司机的宣传教育,让其意识到驾驶改装车、超载车的危害,引导他们依法使用、管理货车,杜绝违法改装的货车出现并投入使用。
  在林仁聪看来,要想治理货车改装问题,根本上还是要治超,超载超限禁不住,改装就会有巨大的需求,就一定会有人做违法的事情。
  “另外,在查处改装车辆的的时候,要追查上游,查清是谁帮货车改装的,一并追责。但是目前对于改装的处罚,法律规定也比较缺失。如果查出修理厂帮助别人非法改装车辆,可以重罚,甚至吊销营业执照。”林仁聪说。(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