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方圆
PC版

五部门介绍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织密兜牢民生“网底”(2)

2019-09-27 13:40经济日报浏览:
  9月26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在北京举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介绍了我国在70年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增劳动力中48.2%接受过高等教育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70年来,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和艰苦拼搏,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教育支出成为我国一般公共预算的第一大支出,2018年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14.6%。
  陈宝生表示,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起了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1.9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各级各类专任教师逾1670万。我们用了2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
  陈宝生介绍说,70年来,教育为国家培养了2.7亿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各类人才。“我们国家新增劳动力中有48.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3.6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加大了力度,向农村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少数民族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
  陈宝生表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通过学习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梦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介绍说,我国就业形势保持长期稳定,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其中,就业人数从1949年的1.8亿人增加到2018年的7.8亿人,扩大了3.3倍,其中城镇就业扩大了27.3倍。近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已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每年新增数接近1949年城镇全部就业人数。
  在谈到如何做好就业工作时,张纪南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握“一个突出”,做到“五个着力”。“一个突出”即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五个着力”分别是着力推进为企业减负、着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就业服务的水平、着力兜牢民生的底线。
  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说,70年来,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用比较少的投入解决了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看病就医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马晓伟表示,我国建立了覆盖城市(省、市、县)、农村(县、乡、村)的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使全体人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成为可能。2018年民营医院床位占全国总床位超过26%。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超过99万个,床位达到840万张。卫生健康系统人员总数达到了1231万人,每千人口医生数达到了2.59人,每千人口的护士数达到了2.94人,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马晓伟表示,下一步要深化医改,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第一,稳步地推进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第二,继续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第三,要把区域的医疗机构资源进行整合。第四,推动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从存量上讲,通过对4个方面的现有资源的利用、盘活,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推动病人分流。
  600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获保障
  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政事业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和成就,“社会救济从临时性措施发展到制度化保障,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每年保障6000万左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密兜牢了基本民生网底。”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