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2)
2019-08-26 15:54法制日报浏览:次
全国人大常委会联组审议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
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8月2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怎样严格对偷排超排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如何补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这个短板?
……
在专题询问中,围绕执法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提问直指问题要害,国务委员王勇和到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坦诚回应。
严惩重处水污染违法犯罪行为
王金南委员提问时说,这次执法检查发现,一些地方和流域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严重、风险隐患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责任不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对此,国务院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依法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
王勇回答询问时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将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在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定职责,健全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制度,科学治污、系统治污,补齐治污短板,用好法律武器等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拿出有力措施压实各方责任,狠抓整改落实,依法推进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工作取得扎扎实实更大成效。
王勇说,要在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定职责上狠下功夫,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开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着力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层层传导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督促各地将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尽快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深入推进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整治,及时公开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持续开展长江经济带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排查整治,实施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争到2020年底,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90%以上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长江流域和环渤海入海河流劣V类国控断面。
王勇说,要在用好法律武器上狠下功夫,继续从严加强水污染防治执法监管。坚持“严”字当头,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依法加大监管力度,严惩重处水污染违法犯罪行为,保持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统筹推进省以下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配齐配强执法人员,探索有效监管方式,切实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做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推动全社会运用法治力量守护碧水清波。
将把2804个水源地问题整治到位
袁驷委员在提问时说,检查发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还存在短板,二次供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落实不力,难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对此,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依法强化水源地、水质净化、二次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说,水源地保护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这几年生态环境部一直将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推进,着力抓了完善水源地管理、强化水源地环境监管、推动上下游协同治理、大力推进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工作。
李干杰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把相关工作做好,最重要的是把县级及以上城市2804个水源地问题整治到位,包括:会同水利部从今年开始,把农村千吨万人级的水源地摸排清楚,明年把相关问题整治到位;鼓励支持更多地方建立相应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协同保护跨界、临界的水源地环境安全;持续继续完善做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公开工作。
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在应询时说,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一次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据了解,目前全国30个省份299个城市、2211个县对末梢水做到了每季度向社会公开。还有一些省份,由于对法律理解的不全面、认识不够,水质达标率较低,还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布。
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8月2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怎样严格对偷排超排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如何补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这个短板?
……
在专题询问中,围绕执法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提问直指问题要害,国务委员王勇和到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坦诚回应。
严惩重处水污染违法犯罪行为
王金南委员提问时说,这次执法检查发现,一些地方和流域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严重、风险隐患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责任不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对此,国务院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依法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
王勇回答询问时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将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在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定职责,健全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制度,科学治污、系统治污,补齐治污短板,用好法律武器等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拿出有力措施压实各方责任,狠抓整改落实,依法推进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工作取得扎扎实实更大成效。
王勇说,要在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定职责上狠下功夫,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开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着力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层层传导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督促各地将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尽快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深入推进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整治,及时公开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持续开展长江经济带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排查整治,实施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争到2020年底,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90%以上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长江流域和环渤海入海河流劣V类国控断面。
王勇说,要在用好法律武器上狠下功夫,继续从严加强水污染防治执法监管。坚持“严”字当头,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依法加大监管力度,严惩重处水污染违法犯罪行为,保持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统筹推进省以下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配齐配强执法人员,探索有效监管方式,切实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做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推动全社会运用法治力量守护碧水清波。
将把2804个水源地问题整治到位
袁驷委员在提问时说,检查发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还存在短板,二次供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落实不力,难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对此,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依法强化水源地、水质净化、二次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说,水源地保护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这几年生态环境部一直将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推进,着力抓了完善水源地管理、强化水源地环境监管、推动上下游协同治理、大力推进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工作。
李干杰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把相关工作做好,最重要的是把县级及以上城市2804个水源地问题整治到位,包括:会同水利部从今年开始,把农村千吨万人级的水源地摸排清楚,明年把相关问题整治到位;鼓励支持更多地方建立相应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协同保护跨界、临界的水源地环境安全;持续继续完善做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公开工作。
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在应询时说,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一次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据了解,目前全国30个省份299个城市、2211个县对末梢水做到了每季度向社会公开。还有一些省份,由于对法律理解的不全面、认识不够,水质达标率较低,还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布。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