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发培训乱象追踪:涉事诊所灭菌设备未做生物监测(2)
2019-07-03 11:23新京报浏览:次
今年6月份,西城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在专项行动中发现,部分生活美容机构存在违规开展医疗美容项目行为。部分美发美甲机构在提供皮肤保养、美甲美睫过程中,还向消费者提供激光脱毛、祛文身文眉等服务,其中一家美甲店还给消费者注射水光针。
“在消费者看来,这些好像都是小项目,但实际上,这些都属于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必须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才能开展,否则可能让美容变毁容,留下终身的悔恨。”陈锡福说。
2018年6月西城区卫生健康监督所监督员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鸭子桥路的某医美门诊部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该单位刚从其他地方搬迁过来,未经过地址变更就开始开展医疗美容活动。
经过调查核实,该单位的违法行为情况属实,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的规定给予了罚款2000元、没收药品器械及没收违法所得1049元的行政处罚和积分2分的行政处理。
■ 提示
卫健委网站可查询机构执业许可证
针对医疗执法中出现的问题,消费者应如何避开医美消费陷阱?西城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副所长阳燕蓉提醒,首先要分清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的区别,医疗美容是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方法对人体的改变,是一种医学诊疗行为。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机构的时候,除了看该机构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还要注意该机构开设的诊疗项目范围。“有的医美机构,虽然有执业许可,但也存在超范围诊疗的情况。”
阳燕蓉介绍,消费者在就诊之前,可以先到国家卫健委或北京市卫健委等主管部门官网查询该机构是否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信息,“花不了几分钟时间,但有可能就避免了一起医疗纠纷。”其次,实施医疗美容诊疗的医生、助理医生、护士都必须取得相应的执业证书。“其中,助理医生不能独立执业、开处方。”阳燕蓉说。这些信息都可以在国家卫健委或北京市卫健委网站上查到。
如发现违法医疗美容行为,可拨打热线12345或者公共卫生热线12320举报投诉,并收集好现场视频、照片、服务项目清单、收据等相关证据,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王飞翔)(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