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万来去匆匆 “掮客罪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利诱本殃”(3)
2019-03-14 20:14云南长安网浏览:次
为了成功的包装自己,艾小明又在昆明买了一辆豪车,把37岁的河南老乡韩小伟招聘为自己的专职司机兼公司业务员。
从2017年4月到曲靖组建公司后,艾小明先后招聘了数百名业务员,为了拓展和扩大业务。艾小明又不断的在曲靖注册成立了总计5个分公司。
五、利诱蚀本:钓的是贪饵的鱼
艾小明成立公司之初,并没有太多的人相信他们。但艾小明不急,他深谙钓鱼之道,不投饵不行。饵须投给“盲目且贪吃的鱼”。他明白自己干的是非法骗人的勾当,自己不能出面,得利用本地人“杀熟”。怎么让本地人死心的为自己干活。艾小明自有良策。他招聘人的原则是文化水平不高,能讲会说,有人脉,想发财,听自己的话;他经营的方式是,让人相信他们资金雄厚且是知名企业的加盟公司。因此,对外宣他们系电视台上榜企业“某某同城一贷”的加盟公司,长期从事借贷中介业务,公司实力雄厚,拥有多辆豪车及企业。
公司成立的2017年4月之初,艾小明第一步拿出之前在外地卷到的巨款,从二手车市低价购买进数十辆临近报废的豪车,使用套牌照蒙人,把这些奔驰、宝马成排的放在公司的停车场,说是借款人抵押到公司的,同时制作虚假借款合同、以第三方个人房产、车辆、公司需资金为由、抵押担保制作借款合同。以让人相信公司实力;第二步是让手下的人招聘大量的临时人员,到公园、小区、老年人活动的广场四处散发宣传单,扩大知名度。第三步是让接到宣传单的老年人当天或者第二天到公司指定的地点参与活动,包括听讲座,领取鸡蛋、面条等礼品。第四步就是参观公司,介绍投贷项目。同时,领取礼品,听讲座的老年人必须年满60岁,艾小明瞄准老年群体大多认知低下,从生活艰难的岁月里过来,蝇头小利就能拉下水。
介绍项目后,公司员工就拿出一些合同,诱骗老人们投资。他们所说的项目就是以“金某喜同城一贷”名义开展业务,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让老年人在其公司投资,承诺按月发放1-1.5%的利息,声称公司有很多合作项目,投资资金将会转借给合作企业和个人使用,收取3%的利息,通过利息差来返还投资人员收益。
起初,由于宣传面小,下水的老人少,艾小明就让徐小军策划,制作宣传单,广泛宣传,在广场、车站等老年人聚集地方摆摊设点,以留电话免费领取鸡蛋面条等手段获取60岁以上老年人联系方式。然后主动联系老人,于2017年6月18日在曲靖知名婚庆喜庆宫大肆宴请前期宣传中领取到礼品的60岁以上老年人,十几辆豪车一字排开,砸金蛋、抽奖送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活动迷惑吸引老年人,当天即吸入现金480万元。65岁,曲靖市麒麟区老年艺术团成员任某某即在当天投资了2万元。65岁女老人胡某某,拿出退休金和积蓄,先后投资了50万元。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宣传,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一个又一个老人为了领礼品,为了高利息而最终被拉下水。
随着“下水”老人的增多,艾小明的公司不断招人换人,员工从几百人轮换并固定下来长期“拉单”的有80余名员工。又注册开起了四个分公司,将招聘进公司听话、业务精、年轻有闯劲的何小林、韩小俊、曹小娟、解小玮等多人“封”为分公司经理。
六、艾小明将“讲师”夏小娟发展为情人
警方调查查明:在前期,艾小明的公司借钱养钱,少数人拿到利息和本金后,就四处借钱、甚至拉拢亲朋好友“下水”。越往后,受骗的人越多,投的资金越大。在2018年4月份前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公司用群众的钱维持了运转,艾小明率员工们抽出了数百万用于自己挥霍。而在2018年4月到2018年10月的半年时间里,艾小明利用公司和员工共同经营,利诱了700余名老年人到他的公司“投资”,投资存款金高达6300万余元。赵小强、刘小锋、艾小月等人吸收到的资金用于公司开销、个人消费、偿还个人债务、支付投资人到期本金和利息等。群众受骗的投入的资金3000余万已经无法挽回。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