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咪蒙一起倒下了!微信关停一批污丧低俗账号(2)
2019-03-07 11:22法制日报浏览:次
12月,一点资讯平台推出“清朗计划”,通过建立自媒体信用等级体系并扶持优质自媒体、清理违规自媒体,进一步优化一点资讯的内容生态。
一边,各家平台频频亮剑,标题党等乱象正在得到规范;另一边,宣扬“污”“丧”文化的低俗类自媒体仍然屡禁不绝。
宣扬“污”“丧”文化为何会受到自媒体热捧呢?
“根源在于有利可图。”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教授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频发多发,宣扬“污”“丧”文化低俗类的内容更容易引人关注,自媒体对这些内容进行恶意炒作,关注的人群就会增多,公号的商业变现能力就会增强,这也为此类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源,进而刺激它炒作更多类似作品,形成恶性循环。
王四新坦言,“越是有利可图,越会激发它沿着法律政策的边界打擦边球,甚至为达到追求更大的利益而突破法律的底线”。
郑宁同样认为,自媒体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但从业规则却并不成熟,有些从业者缺乏自律、有些平台缺乏社会责任、有些监管措施也尚未到位。
郑宁补充说,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违法违规成本较低。
王四新提醒,清理违规自媒体可能牵扯或者触及到平台的利益。因为这些自媒体会给平台带来巨大流量和关注度,在国家法律政策不明晰、不明确时,这些违规自媒体就会有更广泛、更充裕的生存空间。
政府行业社会共同发力
网络生态治理常抓不懈
事实上,在国家层面,有关部门净化网络生态的步伐一刻也没停。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1月以来,国家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生态专项治理工作。据统计,截至2月25日,累计清理涉网络生态问题的有害信息4437万余条,注销违法违规账号49万余个。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称,网络生态治理要常抓不懈、力求实效,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防止各类问题反弹反复。各网站平台要认真落实各项要求,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强化平台管理,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环境。
如何根本解决自媒体宣扬“污”“丧”文化的乱象,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郑宁认为,要采取多方共治的模式共同发力,除了政府明确规则、加大执法力度外,行业协会要尽快制定自律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同时鼓励公民和全社会对自媒体进行监督。
王四新对记者说:“这些乱象,恰恰是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及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伴生的产物,要加大惩治力度,让此类乱象呈现缩减的态势。”
王四新认为,对政府而言,要对规则进行供给侧改革,多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则,让企业或平台在实践中有章可循;对平台而言,要加强对内容管控的政治意识,健全各项内部规章,同时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比如建立健全主编负责制,再如利用现有技术对此类内容进行定点跟踪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断网处置等。
王四新告诉记者,网络生态的整治一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媒介素养,宣扬“丧”文化的公众号的生存空间才会被进一步压缩。(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