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抄袭30年” 身价过亿 创“薅羊毛”新奇迹?
2019-03-02 15:35新京报浏览:次
画家“抄袭30年”,创“薅羊毛”新奇迹?
■ 观察家
洋为中用不是照搬复制,如果把国外不知名艺术家作品直接拿过来据为己有,那这所谓的“著名艺术家”就太不值钱了。
据新京报报道,比利时画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指控中国画家叶永青抄袭,此事一经曝光,在比利时和中国引起不少媒体关注。与以往单件作品引发的抄袭不同,叶永青被指控30年来持续不断抄袭希尔文的作品,着实让人吃惊。
一些喜欢看热闹的“吃瓜群众”,送给叶永青一个外号“叶永侵”。如果抄袭是成立的,叶永青就不仅是侵权这么简单——30年来,希尔文一有作品,就会被叶永青拿来用,而叶永青的作品,价格是希尔文原作的100倍。这些年来,他的被拍卖作品价格总计超过亿元。显然,在知名度和影响力上,叶永青都比希尔文要大得多。
就这个意义上说,希尔文现在站出来指控叶永青,不仅是维护一个画家的尊严,也是要证明自己确实在这个世界上活过。这才是这起维权案的关键所在,它能够触动人们内心的情感,远不止知识产权那么简单。
叶永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的团队正联系希尔文方面,并且承认希尔文是对自己“影响至深”的艺术家。他也曾私下表示,自己上世纪90年代最早到欧洲留学时,就受希尔文的影响,但是自己也一直在“吐故纳新”。
但这样的表态显得过于轻佻。过去30年,叶永青有足够多的机会来坦白自己的“学术历程”,但是他并没有,而是在“抄袭”疑云已经上升为不大不小的国际丑闻后,才承认“影响至深”。
事实上,对照两人的作品,有的很难用“影响”来形容。希尔文拿出来质证的一件拼贴画,创作灵感来自于他自己的童年生活以及和自闭症儿童打交道的经历。作为一个非著名艺术家,这种创作动机在过去是不为人所知的。而叶永青的作品,在主题、立意和布局方面都和原作高度雷同。
一个人受前辈或大师作品的影响,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家恢复和世界的交往,向国外大师学习,这非常普遍。在文学领域,人们会说莫言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这并不影响莫言作品的价值,也不耽误他获得诺贝尔奖。
在绘画领域,学画画的人最初都会临摹大师作品。但从媒体公布的作品来看,叶永青的画作原创性明显不足。比如,有些画作不仅风格,而且结构和符号等均与希尔文画作存在大面积重合。
那么,叶永青是否利用了因为希尔文是同时期、也没什么名气的画家,以及画家和观众之间始终存在信息鸿沟这两个有利因素来弄虚作假?绘画作品,临摹可以以假乱真,甚至也可以利用技术直接“批量复制”,但是没有人会把复制品当成原作去卖。
诚然,艺术只有在交流中才会不断进步。因此,中国艺术家既要向欧美学习,也需要自我创新,但洋为中用不是照搬复制,真正的创新必然是困难的。如果把国外不知名艺术家作品直接拿来局部改一改,就据为己有,那这所谓的“著名艺术家”未免不值钱了。
而叶永青的行为,到底构不构成抄袭,还需要艺术圈的专业认定,现在不可盖棺定论。不过,叶永青所说的希尔文对他“影响至深”始终颇为暧昧——到底是“影响至深”还是“创造性抄袭”,相信艺术界同仁会有一个公正的评判。
□张丰(媒体人)(责任编辑:刘晓方)
■ 观察家
洋为中用不是照搬复制,如果把国外不知名艺术家作品直接拿过来据为己有,那这所谓的“著名艺术家”就太不值钱了。
据新京报报道,比利时画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指控中国画家叶永青抄袭,此事一经曝光,在比利时和中国引起不少媒体关注。与以往单件作品引发的抄袭不同,叶永青被指控30年来持续不断抄袭希尔文的作品,着实让人吃惊。
一些喜欢看热闹的“吃瓜群众”,送给叶永青一个外号“叶永侵”。如果抄袭是成立的,叶永青就不仅是侵权这么简单——30年来,希尔文一有作品,就会被叶永青拿来用,而叶永青的作品,价格是希尔文原作的100倍。这些年来,他的被拍卖作品价格总计超过亿元。显然,在知名度和影响力上,叶永青都比希尔文要大得多。
就这个意义上说,希尔文现在站出来指控叶永青,不仅是维护一个画家的尊严,也是要证明自己确实在这个世界上活过。这才是这起维权案的关键所在,它能够触动人们内心的情感,远不止知识产权那么简单。
叶永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的团队正联系希尔文方面,并且承认希尔文是对自己“影响至深”的艺术家。他也曾私下表示,自己上世纪90年代最早到欧洲留学时,就受希尔文的影响,但是自己也一直在“吐故纳新”。
但这样的表态显得过于轻佻。过去30年,叶永青有足够多的机会来坦白自己的“学术历程”,但是他并没有,而是在“抄袭”疑云已经上升为不大不小的国际丑闻后,才承认“影响至深”。
事实上,对照两人的作品,有的很难用“影响”来形容。希尔文拿出来质证的一件拼贴画,创作灵感来自于他自己的童年生活以及和自闭症儿童打交道的经历。作为一个非著名艺术家,这种创作动机在过去是不为人所知的。而叶永青的作品,在主题、立意和布局方面都和原作高度雷同。
一个人受前辈或大师作品的影响,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家恢复和世界的交往,向国外大师学习,这非常普遍。在文学领域,人们会说莫言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这并不影响莫言作品的价值,也不耽误他获得诺贝尔奖。
在绘画领域,学画画的人最初都会临摹大师作品。但从媒体公布的作品来看,叶永青的画作原创性明显不足。比如,有些画作不仅风格,而且结构和符号等均与希尔文画作存在大面积重合。
那么,叶永青是否利用了因为希尔文是同时期、也没什么名气的画家,以及画家和观众之间始终存在信息鸿沟这两个有利因素来弄虚作假?绘画作品,临摹可以以假乱真,甚至也可以利用技术直接“批量复制”,但是没有人会把复制品当成原作去卖。
诚然,艺术只有在交流中才会不断进步。因此,中国艺术家既要向欧美学习,也需要自我创新,但洋为中用不是照搬复制,真正的创新必然是困难的。如果把国外不知名艺术家作品直接拿来局部改一改,就据为己有,那这所谓的“著名艺术家”未免不值钱了。
而叶永青的行为,到底构不构成抄袭,还需要艺术圈的专业认定,现在不可盖棺定论。不过,叶永青所说的希尔文对他“影响至深”始终颇为暧昧——到底是“影响至深”还是“创造性抄袭”,相信艺术界同仁会有一个公正的评判。
□张丰(媒体人)(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