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说法
PC版

赌博、邪教、黄段子 "亚文化"侵蚀农村"三留人员"(2)

2019-02-11 10:14半月谈浏览:

  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空闲时间主要是看电视、打麻将。心理压力较大,精神负担较重,既担心孩子教育问题,又担心丈夫冷暖,夫妻感情出现危机。
  二是缺乏自信。
  留守妇女文化底子普遍较薄,很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发展能力较弱,导致自信自强意识较低,自主创业和发展生产的能力较弱。
  三是身体不佳。
  留守妇女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既要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又要料理琐碎的家务,还要照顾年迈体弱的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不少人身体状况不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心理健康问题细微不易察觉,是大堤上的蚁穴。现代社会暴发的新病症中,许多涉及心理问题,更不用说忧郁症、妄想症、偏执狂、强迫症等典型的心理疾病了。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说。
  赵国秋曾接诊过一名病人,60多岁,家住浙江省温州市农村,与丈夫离异,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老太太要照顾一个10岁的孙女,还要兼顾农活和家务活。劳累加上孤独寂寞,她总是觉得活着没意思,想自杀。
  “儿子带她来医院治疗的时候,她完全接受认知调整,愿意配合吃药。可是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精神依然无法解脱,最后还是上吊自杀了。”
  统计数据显示,留守老人因心理疾病和身心并发疾病,自杀率常年居高不下,深深的“无用感”是其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
  “觉得自己被淘汰、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弃,原有的对自身‘角色’的感觉受到重创。对这种状况,相关政府部门、组织机构的关注度还很低。”赵国秋说。
  留守妇女的精神空虚、焦虑、自卑等状态也不容小觑。在浙江黄岩茅畲乡的一次采访中,一名40岁左右的留守妇女告诉记者,家里的男性青壮劳力都到外地去打零工了,她一个人要照顾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从早忙到晚,感觉就是个干活机器,没有人帮忙,没有人关心,心里难受的时候也没有人可以说说话。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浙江省台州市某小学对留守儿童的长期调查显示,相较于普通儿童,留守儿童更易表现出情绪消极、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其中82%的留守儿童在问卷中表示自己很孤独;45%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有烦恼不知道向谁倾诉。
  专家认为,如果无法正常获得父母呵护,孩子很可能会出现情绪障碍,并继而导致行为障碍。负面情绪长期累积、恶性循环,向内可能诱发精神疾病,向外则可能导致冲动性犯罪。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全国法院审结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来自留守家庭的孩子占很大比重。
  警惕留守之地成精神贫瘠之地
  在扶贫重点地区的留守人员中,精神贫困现象往往更加突出。通常表现为听天由命、消极无为,安于现状、好逸恶劳……
  记者在贵州、四川等地一些中学采访调研时,发现出了问题找不到家长的情况十分普遍。
  “有的班开家长会,老师比来的家长还多。”
  一位到西部支教的老师说,上课、就寝时间,都有学生在手机上看电影,甚至上黄色网站;有的家长双休日给孩子送吃的,顺便会带来自制的土烟;有的学生拿着打到卡里的资助款去买好手机、请客吃饭、进网吧打游戏……
  几乎所有的受访专家均建议,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留守孩子待在父母身边。
  “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很难发展出对他人的信任感。不信任人的人,会缺乏安全感,难有幸福可言,不会爱他人、爱世界,乃至爱自己。”
  退休后潜心支教西部的“名校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陈立群说。
  与此同时,传统道德失守和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值得关注。四川省大凉山地区一度出现过较为严重的吸贩毒问题,因吸毒感染艾滋病也相伴而生。彝族学者巴切日火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缘于传统道德失守。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