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夜话
PC版

司考改革: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2)

2019-01-14 14:40中国青年报浏览:

  调查显示,51.37%大学生认为,双学位给他们带来了切实的知识或技能提升,也有42.47%认为虽然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限,但双学位有助于提升个人履历,另有6.16%认为双学位给个人带来的作用不大。
  为了让自己不亚于金融学本专业的学生,陆昊还额外自学更深入的知识。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和金融学专业的同学一样,比如双学位只学会计初级,而金融学专业同学学的是中级,陆昊就自己看书学中级。他的双学位成绩比自己的本专业还要好。
  从英国回国找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双学位他吃到了不少“甜头”。校招面试时,他几次被考官问及有关金融学的问题,简历上的这一项也为自己加了不少分。但陆昊还是觉得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在他看来,这些“额外的收获”也都是建立在个人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最大的收获还是自己学到了知识。
  想说“爱双学位”不容易
  王一雪会将自己的本专业新闻学和在双学位课上所学的内容相结合。当她在双学位课上看到一则新闻短片,除了会思考语言、逻辑思维,还要琢磨这个片段是如何拍摄、剪辑,从而把画面与文字综合起来。这使得她对于知识的思考增加了一个维度。通常情况下,授课老师会用大概一到两个周末的时间完成一门课程。相对应的考试,则会安排在课程结束的那个周末。这种及时考察的模式让王一雪在听课的时候更专注,更多地调动自主思考的能力。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42.35%受访大学生认为双学位符合自己的预期,学有所得,42.35%则认为课程一般,但不是完全没用,也有4.71%受访学生觉得课程设置太难,和原有知识储备难以衔接,3.53%认为课程设置不实用,收获不大,7.06%觉得自己上双学位的课不够用心,学习效果没有体现出来。
  与王一雪恰恰相反,读过英语双学位的李鑫觉得,认真听讲着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含金量也“真的不高”。她从大三起开始攻读英语双学位,第一学期主要学习基本的听说读写,那时她觉得口语课的老师能帮她纠正语音语调,“真是太有收获了”。
  可学习的热情没持续多久,李鑫就觉得学不下去了。“本来学双学位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可后来学的内容完全‘八杆子打不着’。”她甚至质疑自己:“为什么想不开要学双学位?”
  在全部22门课中,语言学、词汇学、英美文学是最让李鑫“头疼”的课。听不懂的概念名词、理解不了的抽象语意……李鑫觉得,上这些课就像是“听天书”,对提高英语水平没起到什么作用。
  选择就意味着成倍付出
  一到周末,陆昊从早到晚都要“泡”在教室,连调休的周末都不放过;遇上法定节假日也只放一天。大四最忙的时候,他一边忙着自己申请英国的研究生,一边“刷”雅思成绩,还得兼顾两个学位的毕业论文。
  但陆昊并不觉得这样的时间安排把自己搞得很累。“学业本来就很紧张,但既然是自己选择的专业,就要合理分配好时间。”对他来说,这也是一种锻炼。自从学了双学位,他不得不舍弃自己同样很重视的社团工作。以前他几乎每天都要去社团,后来一星期最多只去两次。
  李鑫在双学位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却十分苦恼。由于大四一整年没有课,她的本专业对实习学分有要求,时间冲突时,她不得不把时间留给实习。
  刘振楠是植物生产和计算机双学位在读的大三学生。因为本专业是被调剂录取的,他从一入学就不喜欢。于是,他几乎没有犹豫就选了计算机双学位,甚至从那时就想好了要跨专业考研。
  可学了一个学期下来,刘振楠已经放弃了跨专业考研的想法。他的理工科知识储备薄弱,学好计算机专业的难度非常大。“跨考的梦想一下就破灭了,上课都特别吃力,更别提跨考的难度了。”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