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众安全感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持续攀升(2)
2019-01-14 13:51法制日报浏览:次
“雪亮工程”守护平安
刚打开路边一辆轿车的车门,就被突然而至的郑州市公安局长兴路分局民警抓了现行儿。朱某被戴上手铐时对民警说:“我刚一出手,就被你们抓住了,怪我运气不好!”民警往其头上指指说:“上面到处是监控探头,你的行踪早已被盯住了!”
朱某低下头说:“我如实供述这几天的盗窃事实,争取得到宽大处理。要不然,你们调出监控录像,我还落个认罪态度不好。”
如今,在河南,不管是喧闹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农村,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双双雪亮的“眼睛”为百姓守护着平安。
河南省把“雪亮工程”置于维护安全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投入资金用于技防建设,为综治、交通、城管、消防、环保、食药等不同部门提供服务,尤其是在案件侦破、指挥调度、维护稳定中发挥了强大作用,成为服务民生、带给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的“民心工程”。
河南省所有省辖市和134个县(市、区)综治视联网与公安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城乡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2018年,通过视频监控,全省公安机关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7203人,破案1.94万起。
与此同时,河南省稳步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全省已建成乡级综治中心2470个,占99.8%,村级中心50577个,占98.1%;1369个乡镇(街道)、11562个村(社区)建成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持续深化“一村(格)一警”长效机制,全省共新建警务工作站35405个,配备包村民警37475人;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全覆盖,标准化村(居)法律服务工作室覆盖率达99.53%。
喻红秋说,下一步将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努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河南模式,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设。(记者 赵红旗)(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