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带走三学生生命 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如何消弭?(2)
2019-01-05 13:23法制日报浏览:次
对于网上有人提出的“导师为什么不在旁边”这一问题,从事科研行业4年多的知乎博主@小人物米斯孙认为,这种质问就是马后炮。很多博士生在5年学习时间里有4年都是在做实验,假如一名博士生导师带了10名学生,其中8人是需要长时间做实验的,那么如果要求导师每次都陪着做实验,这是不现实的事情。所以,大多数时候是师兄师姐和师弟师妹们一起做实验,高年级的学生就担当了导师的角色。
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韩博Spurs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实验室就是被专职管理员负责监督的,每天管理员把实验室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所有化学品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都要注册存档,甚至连保质期都要明明白白地标记出来;实验器具也是整整齐齐摆在该摆的位置,所有瓶瓶罐罐里的化学材料也都要标明时间、名称、成分、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实验室并没有很完善的安全守则。”@小人物米斯孙告诉记者,大家的研究方向五花八门,只有一部分人会涉及特别危险的研究,“所以安全方面基本就是在实验之前自己去做好文献调研,和师兄师姐交流一下。当然,导师也会强调安全问题,比如在开组会或日常汇报时强调安全问题,但其实完全的管理制度是欠缺的。实验室会有检查人员,但基本都是检查卫生,提前做好卫生整理就通过了。实验室少有人监管,都是自己监管自己”。
强化风险意识排查隐患
做好实验安全评估工作
@韩博Spurs一直认为,做实验和开车一样,保持良好的习惯就可以确保安全。相反,不良的习惯可能给实验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一些最基本的操作看似简单,实则高效实用。“每年我带学生做毕业设计时,给学生说的第一句话永远是‘如果你有不懂的,先问我;如果你有不确定的,先问我;如果你感到不舒服或者疲倦,可以随时休息,安全第一’”。
“我觉得除了安全意识不够、管理力度不大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新兴科技、新型技术发展过于迅速,很多关于新能源及废物处理的科技都包含了大量的可燃易爆气体和液体。这些实验室事故很多时候是由于操作者对科技了解不足而导致的。所以,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熟悉自身研究领域特征、在实验之前做好模拟,这些是非常必要的。”@韩博Spurs说。
不过,也有不少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有时候安全意识再强也会有事故发生,因为既然是做实验就会有不确定性,这种探索性的事情本身就带有风险。
“比如学生参与实验久了难免出现惰性麻痹大意,他们明明知道物质有毒,但实验几年之后渐渐不戴手套不好好穿防护服,这就是习惯成自然,放松了警惕。”@小人物米斯孙说,根据海因里希的事故法则,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换句话说,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我们只能尽量去减少发生的概率,但谁也不能保证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比如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否应该有人来专门负责、是否应该强制规定实验的时间和共同开展实验的人数、是否应该有更严格的约束、长期接触生化试剂的研究生是否应该得到更多的劳动保护等。只有把这些潜在的隐患和风险都找出来消灭掉,才能保证实验安全”。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保障实验室安全,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做好实验前的安全评估。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汪晓军认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要做到三级防范:第一级,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方法最好是安全的,从实验材料、方法的选择上保证不出事;第二级,确保设备的安全,根据安全的风险设置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需要有保护系统,如安全阀、防爆蝶等;第三级,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的操作规范流程。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