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
PC版

夏念禹 爱当调解员的生意人(3)

2018-09-16 10:49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

    由于夏念禹是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所以但凡布匹市场周边发生大大小小的纠纷,相关部门都会想到邀请夏念禹去出面调解。就在记者采访的间隙,他又接到派出所转来的调解个案。
    成立调解室改行“和事佬”
    一桩桩纠纷的圆满解决,让夏念禹愈发投入和热爱调解工作。2017年初,经手纠纷调解不计其数的夏念禹有了新的思考:“每次去到现场主持调解工作,都坐在会议桌前,俨然谈判的架势,这让矛盾双方距离感拉大了。”
    夏念禹说,农村老娘舅都是搬张小板凳坐着,随意随性间就把纠纷解决了。“要是能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空间进行调解,让矛盾双方舒适地坐下聊聊,把紧绷的弦松懈下来,冷静后回归理智也就懂得礼让,调解效果将事半功倍。”曾经得到夏念禹帮助、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的银岭轻纺广场业主,主动提供了50平方米的写字楼,反哺调解工作。
    “做生意有矛盾是很正常的。”业主代表钟先生直言不讳。据他介绍,中大布匹市场是自发形成的市场,经营者大多根据约定俗成办事,没有严格的契约精神。前几年实体经济相对低迷时,适逢公司升级改造,别处安置的400多户商户集体抗租。经过夏念禹半年的调解,公司总算与租户之间达成了协议。
    “这事儿多亏了夏哥周旋,维护了市场的稳定。”钟先生说,有感于调解的社会效果,该公司高层以回报社会提供调解场所的方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在广州市海珠区党委、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4月念禹人民调解室成立。有了专门办公场地后,夏念禹更加“不务正业”了,把公司店铺交给家人打理,自己一心一意当起了“和事佬”。
    喝口茶讲讲“家乡话”力促调解
    如今,夏念禹总是习惯把矛盾双方分别约到念禹调解室,沏上一壶茶,讲着调解对象的方言,坐下来慢慢聊。
    夏念禹来自浙江,却远不止讲得一口流利的浙江方言。“我比较有语言天赋,做生意的时候,为了拉近与客户的关系,有意识地学习南腔北调,客家话、粤语、上海话,四川话、山东话信手拈来,也很好地运用到了调解中。”
    “一句方言就能拉近距离,放下戒备。”夏念禹说,讲方言的时候是人最放松、最随性的时候,随着一壶壶茶的冲泡,他也慢慢洞察到双方的真实想法,更清楚了他们的态度、顾虑和底线。
    去年9月,涉及金额4386万元、拖了5年之久的中大布匹市场某轻纺城29家商户和业主方的租赁合同纠纷,在夏念禹的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
    商家根据业主描绘的通地铁、人流大等“美好蓝图”,签订了长期租赁合同。但是商户的经营状况不佳,很多商户在经营了两三年后纷纷单方毁约,另觅他处开设档口。但是没想到,商户们在一年多后却纷纷收到律师函,要求补齐合同签订以来欠缴的租金。
    据夏念禹介绍,商户大多按照约定俗成自认为,当初押金都不要了,就等同于与业主不再有关系。但他们却不懂得,从法律关系上来说,还需要履行“解除合约”的手续。为此,商户连续两周每天自发组织数十名商户到业主方的办公区域静坐、示威等。业主不胜其扰,通过中大布匹市场管委会找到了夏念禹。
    夏念禹觉得,纠纷的症结在于,市场的定位不够准确导致商户失去信心,以及传统约定俗成的交易观念与契约精神之间的冲突。
    “一方有理,一方合法。”夏念禹首先找到租户代表,梳理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直接指出没有“解除合约”的法律后果。他请租户先达成一致的诉求,并将意见表达给业主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