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PC版

[新京报]博士论文《致谢》刷屏:苦难面前,努力即有价值

2021-04-20 14:42新京报浏览:
  ■ 来论
  无尽且庸常的生活中,乐观者不败。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最近,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刷屏。致谢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辛苦遭逢,但好在他没有放弃,在好心人帮助下读完了博士。
  4月18日,中国科学院官微披露论文为《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作者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黄国平。另据报道,黄国平已入职国内某互联网大厂,任高级研究员。4月19日,黄国平也通过媒体作出回应,并附上《致谢》完整版本。
  人生如梦,黄国平此前的人生堪称“噩梦”,却也用自己不屈的奋斗,在逆境中含泪开出了花。也因此,《致谢》引发了巨大共鸣。人们同情于他年纪轻轻就要承受如此多的不幸;感慨于他在重压之下仍能保持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而当得知他学有所成时,又欣慰于他的努力没有被辜负。
  显然,这又是一个寒门子弟的成长故事。而这样的故事总能打动人心,看惯人间疾苦后,人们总希望见证一场酣畅淋漓的逆势反弹、一场绝境之后的峰回路转,并从中汲取前进动力。
  从黄国平冷静的笔触中,能感受到他心中那份淡然:趟过千山万水,曾经的苦难又算什么呢?及至豁然开朗,也唯有感谢那个不曾放弃的自己。
  对于这场逆袭,一些人发出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慨叹,但于黄博士而言,这只是一种结果,其最可贵的仍是那种坚韧的精神品质。
  黄国平曾经的苦寒之境,当下已并不多见。但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辛苦遭逢总归是免不了的。而面对变故,就需要我们有这种穷且益坚的精神。
  这两年,“丧文化”在一些年轻群体中颇为流行,他们喊着被生活压得喘不了气,却又不相信努力的价值,而动辄以“躺平”作为人生法则。但面对挫折,挺住才意味着一切。
  电影《岁月神偷》里,鞋匠家的门楼在台风中摇摇欲坠,鞋匠在大雨中用肩膀扛住它。他说,“做人,最紧要系保住个顶。”这个“顶”,就是“要挺住”,就是黄国平所说的“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无尽且庸常的生活中,乐观者不败。
  辛苦二十二载终于走出小山村,实现逆境翻盘,这只是前半段故事;走向职场后的黄博士,也许还会遭遇难题,但苦难中淬炼的性格,只会让人更强大。
  生活就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战斗,而黄博士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苦难面前,努力即有价值,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走下生活的牌桌——直至战胜它。
  □王言虎(媒体人)(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