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PC版

代驾司机如何不再“黑”?(2)

2021-03-27 09:46工人日报浏览:

  派单少、抽成高,也让不少代驾平台司机都有绕过平台接“私单”的经历,而“私单”也会多收一点费用,“比如80元的单子管顾客要100元”。有代驾司机如是说。刘师傅坦言自己也走过“私单”,尤其是赶上恶劣天气,“前段时间北京寒潮来袭,顾客在平台很难下单成功,因为很多平台司机都不上线,而是跑到饭店门口自行接单,基本都是一口价”。 
  李北还透露了一个情况,不少所谓的“黑代驾”原来都是平台的代驾司机,发生违章、事故、被顾客投诉等情况都会受到平台处罚甚至被永久屏蔽,这些无法在平台接单的代驾就只能接私单。 
  行业难规范,谁来保障代驾司机权益? 
  晚上8点到次日清晨6点是李北每天的工作时间,3年前从兼职转为全职代驾,几乎从未休息过,每月能挣一万多元的他很知足,“我来自农村,没什么学历,能挣这么多钱已经很好了。如果没有平台,全靠趴活是很难的,有时甚至一天都不开单,还面临和顾客价钱谈不拢、产生冲突的风险。”和李北一样的人不在少数,据滴滴发布的2020代驾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该代驾平台上47.8%是家庭唯一就业人员,70.6%是进城务工人员。 
  与此同时,代驾司机们依赖于平台所带来的可观收入,也不得不忍受平台设定的诸多“不平等条约”。不少司机表示,平台无故扣除司机服务费,即使是因客户自身原因被投诉也要面临处罚,且申诉过程十分繁琐,成功率极低。 
  对此,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目前对于代驾行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网络代驾平台制定违约责任性质处罚的相关规则,原则上讲,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对消费者和代驾人员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在平台与司机的协议中,平台有权对代驾服务进行质量监控,但不对代驾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或争议承担责任,这也引发了另一争议:代驾平台与司机之间是何种劳动关系?司机的权益又该谁来保障? 
  李北告诉记者,虽然每一单的抽成中都包含了一份保险,但是很少有人会通过平台进行理赔,“一两千元的赔偿我们就会自己处理,一旦通过平台理赔,就会被关闭账号,半个月不能接单十分不合算。”同时,他也担心自己的社保问题,“现在只能自己交社保,如果平台能给交一部分就好了,哪怕是扣点钱呢?” 
  2015年全国首例涉代驾软件事故案的判定结果是代驾平台与司机之间是雇佣关系。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院长肖竹看来,“无论是否具有劳动关系,用工主体都应当对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提供保障。根据‘谁收益、谁负责’这一基本原理,平台要对劳动者承担底线性的权益保障。此外,相关部门需提高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视,处理好短期就业弹性与长期就业安全、社会稳定的关系。”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研究员曹荣则建议,要从政策层面上明确代驾市场监管主体,明晰平台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相关平台企业准入和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也要畅通从业者利益诉求的渠道。(记者 唐姝)(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