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转正”难的共享电单车该如何突围(2)
2020-09-10 09:44中国青年报浏览:次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中国共享电单车安全管理专题研究报告》,受政策、环境等多维度影响,不同城市对共享电单车态度不一。
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明确表态,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单车。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对它的管制相对宽松,但在投放配额和运营管理上有相关规定。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公开建议,有关部门应引导支持共享电单车行业发展,同时加强共享电单车骑行安全管理。
谷树忠认为,尽管昆明、长沙、银川等部分地方政府已正式发文鼓励发展共享电单车,但在国家层面仍未给予共享电单车明确定位,缺乏准确的发展政策导向和鼓励发展的政策环境,因此各地政府对政策方向仍持观望态度。
“这种情况制约了共享电单车的健康发展,也给相关企业带来了经营成本压力和投资风险。”谷树忠建议称,国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建立健全适应共享电单车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共享电单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顽疾不应“一刀切”,共享电单车管理应如何破局
今年6月初,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的吴光松忽然发现,城市街头的共享电单车被贴上了一张张绿色的牌照。与家用电单车不同的是,共享电单车牌照上印上了红色的“共”字,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吴光松还发现,在地铁站、写字楼门口等共享电单车集中停放的固定区域,共享电单车的堆积程度比以往有所缓解。
他向记者坦言,希望类似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措施能更多一些,让共享电单车能继续良性运行,“既要给市民带来方便,也要减少安全隐患。”
据了解,在合肥市,共享电单车的运营正迎来一系列管理新规。除了要求上牌才能行驶外,当地政府还要求3家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以车辆更新、置换和品牌升级为契机,削减现有存量,将共享电单车的数量控制在10万辆内。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已在全市设置各类停车点4000余个,其中2020年新增了1000余个。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这些停放点进行调整优化,重点在地铁出入口、公交车站台、主要商业中心等地增设停放点,以期优化交通出行环境。
事实上,面对共享电单车的顽疾。不少城市正创新管理机制,以促进共享电单车的健康发展。
在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发展研讨会上,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透露,国内多个城市对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探索。
他举例说,江苏省南通市采用“特许经营”的管理模式,以政府支持的商业化、市场化模式运作推广;云南省昆明市采用“规范运行”的管理模式,城管部门主动作为,分类引导电动自行车和助力自行车,比如规定助力自行车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0公里;浙江省推行“立法引领”的管理模式,出台了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的投放范围、数量和相关管理要求,并向社会公布。
盘和林则表示,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共享电单车开放市场的形成,转变“一刀切”的管理模式。
“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履行好监督管理者的角色,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行业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适时推出管理标准,促进良好的市场生态的形成。”盘和林如是说。(记者 程鸿鹤)(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