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饭店坍塌或因承重出现问题 山西开展房屋建筑排查(2)
2020-09-02 10:08新京报浏览:次
据了解,预制板的设计使用年限和普通民用住宅的一样,都是50年。在陈工看来,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预制板房,主要问题可能就出现在承重墙或承重柱上,一方面住户可能在使用过程中拆除了必要的承重部分,另一方面,地基沉降在农村也是普遍现象,不均匀的沉降会影响承重墙的稳定性,加剧坍塌风险。
有村民表示,饭店坍塌前十多天连续天降大雨,发生坍塌的宴会厅东侧围墙地势较低,容易积水,可能对地基有一定破坏。多位村民反映,距离饭店两公里外的陶寺村在这场大雨中也倒塌了两处无人居住的房屋。
此外,一名事故发生后在现场制图的襄汾县消防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宴会厅长13.6米,宽12.4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结构工程师表示,在上百平方米的区域使用预制楼板,需要通过钢筋把承重柱、预制板、周边建筑连接成一个整体。然而,“这么大面积用预制板肯定是要打钢筋的,但是图片里的楼层断面很整齐,看不到钢筋。”
不仅如此,聚仙饭店附近村民介绍,大概在五六年前,为了防雨,饭店在宴会厅的预制板上方又加盖了彩钢棚。上述结构工程师表示,房屋的地基承载力有限,加盖彩钢棚会给地基稳定性带来隐患;若彩钢棚支架的位置选择不当,可能会破坏原本的承重结构;加盖彩钢棚也可能改变楼层的使用功能,将原先作为屋顶的屋面板变为阁楼的地板,并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陈庄村村干部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该饭店建造时没有经过专业设计,只是请了两个大工,自家人当小工。
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3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襄汾县“8?29”饭店坍塌重大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农村自建房存在监管空白,当地开展房屋大排查
新京报记者从陈庄村、安李村多位村民处了解,村里建房多是在2000年左右,“自家宅基地上盖房不像城里,基本不需要什么审批。”
9月1日,陶寺乡派出所所长告诉新京报记者,一般农村自建房就是在宅基地规定的面积内,“盖一层可以,盖别墅也可以,没人管。”
在南梁村,新京报记者看到一户人家正在盖房,屋主告诉新京报记者,他请了几个工人来帮忙盖,自己也动手在盖,“不需要啥手续。”
“农村地区的自建住宅目前缺少法律层面的规范。”一位受访建筑师表示。为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我国在1997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该法对建筑活动的流程和相关责任进行了规定,但是建筑法也同时明确“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筑活动,不适用本法。”
2014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实施意见》,其中称,“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依法应当申请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应按本实施意见要求,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但是,陈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实际生活中,“地方上对农村自建房的管理较弱,且每个地方有所不同。”
随着坍塌事故的发生,不止陶寺乡,周边乡镇也进入“非常时期”。9月1日中午,离陶寺乡几公里外的邓庄镇工作人员忙成一团,多部门联合对各村宴会厅等大型公共场所排查。
“我们将在一周内对镇内所有房屋包括营业场所和民房进行排查,主要看建造年份、结构、材质、外观,有将近1万栋房子。”邓庄镇政府一名负责人表示。
据新华社今日(9月1日)消息,28名伤员中,2名轻伤员经过伤情处置后回家,其余26名伤员在临汾市人民医院和临汾市中心医院救治。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薛峰说,这次事故因为是砸伤,伤员骨折的比较多,很多危重病人在医护人员努力抢救下,基本转危为安,没有生命危险。专家组还对伤员和伤员家属进行了个性化心理治疗、疏导安慰。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