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PC版

从“神童”到“撤奖”:造梦的大赛 变味的竞争(5)

2020-07-17 11:59科技日报浏览:
  从“神童”到“撤奖” 是谁让造梦大赛变了味?
  采 写:本报记者 张盖伦 操秀英 策 划:陈 磊
  “我们必须坚持办大赛的初心,那就是培养和选拔有潜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它不应该成为少部分人徇私的工具。”
  7月16日下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全国青创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发布通报,因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违反了竞赛规则中“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规定,撤销该项目的全国三等奖。
  此前,这项由小学六年级学生完成的“癌症研究”,将全国青创大赛推至舆论旋涡中。
  “到底是青少年创新大赛还是拼爹大赛?”“科研也能世袭吗?”嘲讽铺天盖地。
  7月15日,涉事学生家长陈勇彬发表书面情况说明,称自己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并就此郑重道歉。15日晚,第34届云南省青创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宣布撤销该项目的省赛一等奖。
  事情虽已有了处理结果,但争论并不会就此平息。
  据报道,近日,同样获得全国青创大赛三等奖的、由武汉小学生完成的喝茶抗癌类项目,也被指出超出小学生能力范围。7月16日,武汉市科协称已介入调查。
  舆论凶猛无情,质疑可能会一直持续。曾经多次参加科创类大赛的张及晨向科技日报记者感慨:“社会能这么关注科创类大赛的学术诚信问题,也是好事。”
  造梦的大赛
  变味的竞争
  “学生会来拧拧螺丝,用下设备,最重要的是,留下影像,留个证据。”
  一边倒的舆论,则让为这一赛事付出过心血的人有些五味杂陈。“希望公众能理性看待,不能因为极少数案例否定整个大赛。”中国科协原青少年工作部部长、曾担任过全国青创大赛组委会主任的牛灵江说。
  根据全国青创大赛官网信息显示,全国青创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该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每年约有1000万名青少年参加不同层次的活动。
  这是盛会,更是竞争。
  黄权浩曾多次以选手或领队的身份参与比赛。在黄权浩心中,大赛有特殊分量。“那些对科学有兴趣的青少年,需要平台展示自己。它也给我们提供了接触那些科学大家的渠道,对有些人来说,这或许是唯一渠道。”
  不过,竞争的手段也有变味。
  一位熟悉科创类比赛的指导老师透露,一些强势竞赛中学,会做 “预答辩”:请来“一屋子”科创类比赛的评委,让所有要参加比赛的学生像正式比赛一样,在评委面前走一遍流程,介绍一遍自己的项目。
  “美其名曰是请专家来指导大家。其实在过程中,中学老师也会和评委商量,看奖项如何分配。”这位老师介绍,“看谁今年需要成绩,就适当保障和平衡一下。”
  更过分的,则是有的项目本身完全或者大部分由人代工。
  大学毕业后,学习机械的贾昊(化名)曾在黑龙江某机器人培训类公司工作,并带过两组学生参加青创大赛。
  贾昊入职时,其公司已经在科创类比赛上做出了成绩,在当地有了名气。公司小,人不多,能带的学生有限。“我们后来收的学生,都是‘关系户’,是当地领导家的孩子。一般学生给钱我们都不收。”
  至于怎么培训,贾昊直言:“基本都是我们老师干。”
  青创大赛的周期较长,通常从头一年11月末持续到第二年暑期。11月份,贾昊会和学生一起琢磨创意,但最后筛选出的用来参赛的创意,很多不是学生的。“说实话,他们想出来的,确实不行。”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