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平台淘货网络诈骗频发,小心误入“杀鱼盘”(4)
二手平台淘货,小心误入“杀鱼盘”
凡是绕开正规平台由陌生人提供的来路不明的App软件或者网站链接、二维码,不要轻易点击下载和注册。制图/陈洋
多名涉案嫌疑人被抓捕归案
犯罪嫌疑人作案使用的手机和非实名手机卡
物品闲置不舍得丢,很多人会选择在二手平台进行转卖,买家在二手平台淘货交易,图的也是实惠。殊不知,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眼里,这些买家就成了鱼塘里的“鱼”。利用二手交易,诱骗买家线下联系,点击虚假链接付款,这种网络诈骗在“行业”里有一个专属名词叫作“杀鱼盘”,它体现了网络诈骗广撒网、短平快的特点,分别由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洗钱分赃的“船长”、寻找受害人并引导付款的“渔夫”以及在二手交易平台淘货的被害人“鱼”构成,完成“杀鱼”即行骗成功。
分工明确的“打鱼”体系
2019年9月,河北邯郸的马某在一个二手交易平台看中一台苹果手机,卖方建议微信详谈,讲好价钱后,对方发来一个付款链接。马某打开链接后发现确实为先前浏览过的二手平台支付页面,于是爽快地付款3700元。然而,货款到账的下一秒,他发现自己已被卖家微信拉黑。
远在山西临汾的石某与马某遭遇的骗局差不多。2019年9月,石某也是在一个二手交易平台遇到了卖二手手机的卖家,同样的套路:微信议价,点击购物链接付款,拉黑。石某被骗1600元。被骗后,马某和石某的选择出奇一致,他们在网上搜索“二手平台”“被骗”等关键词,发现自己是众多“杀鱼盘”的被骗者之一。
“这个方法看起来挺容易骗到人的,所以我就开始研究了。”两名被害人没有选择报警,却起了“赚钱”的念头。通过加入“钓鱼”群,马某和石某接触到了能提供技术支持的“船长”——即提供源代码、制作“高仿”付款链接的人。就像他们曾遭遇的那样,假装卖家在正规二手平台发布低价热销物品的信息,诱导买家脱离平台在微信、QQ中点击链接付款,成功“杀鱼”。
建立这一套“打鱼”体系的是广州一所职校的两名学生,雷某和张某。2019年8月,雷某在一个计算机技术交流群中偶然了解到“钓鱼网站”。由于自己本身学习的就是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他很快就自学了如何模仿正规的二手交易平台,搭建高仿的“钓鱼网站”,并开始在网络上寻找“商机”。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