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PC版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打响——让乡村告别“脏乱差”(3)

2020-05-05 16:08经济日报浏览: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打响——让乡村告别“脏乱差”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依托全域环境整治、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打造具有湿地水乡特色的生态旅游乡村,使乡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为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镇,远山青翠,流水潺潺,村屋整齐,宛若画境。 王 正摄(中经视觉)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眼下,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地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在让农村生态环境美起来的同时,也带动农民生活方式“绿”起来。
  “比一比谁家乡美”——4月中旬,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短视频擂台赛活动启动,不少充满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场景引起了网友的共鸣,勾起了人们的乡愁记忆。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指导,旨在引导全社会投身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眼下,全国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今年,中央财政拿出100多亿元资金,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广大农村面貌将有更大变化。
  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
  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乡里乡亲人居环境宣讲小分队利用移动小喇叭,在城中村片区走街串巷,用乡音土话宣讲垃圾分类小知识。为有效解决城中村的垃圾分类难题,南浔镇通过村民自治开展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特别是针对部分城中村租户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及时落实房东主体责任,由房东负责租户入住时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并做好相应监督,让村民争当垃圾分类的“宣传员”“专管员”。
  浙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前行区,其“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作为全国的缩影,浙江农村正经历从脏乱差到美丽宜居的蜕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于法稳说,在过去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没有得到广泛重视,存在投入不足、标准缺失等问题。这导致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历史欠账多,“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成为不少农村的写照。
  “如果说始于2013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那么生态宜居乡村则是美丽乡村的提升版。”于法稳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内容。让农民生活方式绿起来,让农村生态环境美起来,迫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打造一幅新时代农村的“富春山居图”。
  2019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等18个部门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财政部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政策,交通运输部安排投资改善农村道路交通,住建部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国家林草局评价认定国家森林乡村。如今,全国90%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先后动员近3亿人次参加,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全国84%以上的行政村,一大批村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今年4月份,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提出,人居环境整治将进一步拓展内容,突出“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何斌说,“立足清”就是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聚焦保”就是建立长效保洁机制,由一时清洁向长效清洁转变。“着力改”是引导农民群众转变不良习惯,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促进美”是把村庄清洁行动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亮化、乡村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整体提升村容村貌。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