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窗口期”如何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质(4)
2020-04-23 13:58人民论坛浏览:次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事件,对中国甚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惨痛代价再次警示世人:人类应学会敬畏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建设高等级的生态文明(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应把握“疫后窗口期”,即疫情结束后的三到六个月,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启动并实施垃圾分类制度。一方面,通过完善行动方案、健全法律规范、吸纳社会力量等多种举措,尽快和最大限度地改善我国的环境卫生状况,助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垃圾分类的全民训练,将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居民的日常行为中,形成提升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的实践渠道。
从2003年“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人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具备生态文明基本素养,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文化传承与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不仅指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包含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的人类行为方式。生态系统是人类文明系统的基础支撑,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离不开华夏祖先的生态智慧。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基本要求就是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针对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可谓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都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合力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努力建设普惠包容的幸福社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垃圾分类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有独特的作用,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生病”。垃圾处理是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人类制造的垃圾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的自净能力,以致对土壤、地下水、空气等造成污染,对人和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实施垃圾分类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且完全可行的举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全国仅有厦门、上海、北京等地出台了垃圾分类的地方法规,还没有形成统一性和强制性的垃圾分类管理行动。
行为习惯训练是提升居民生态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人类的生态文明素质并不是先天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获得的,体现了人类的理性。根据文化人类学的基本原则,人的心态、行为与制度、器物用度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递进关系。人的行为方式能够影响观念(心态)的变化,而这种观念会成为支持或者阻碍制度创新的力量。培养良好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是促进社会成员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的有效途径。
新冠肺炎疫情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生态保护动员效应,为垃圾分类制度创建了难得的“窗口期”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新冠肺炎将成为“公元前和公元后”那样的历史分期的起点。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业已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生态文明观念启蒙和生态保护动员效应,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创建了一个极为难得的“窗口期”。
首先,疫情初步完成了对全社会的动员。疫情发生后,政府、媒体等每天都在提醒“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许多有识之士都在高呼开展生态文明相关内容的启蒙;各阶层、各年龄段的民众也自发地通过社区宣传、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疫情信息以及公共卫生知识。这种情况说明,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客观上完成了全民动员,而且这种动员的效果远远强于过去日常宣传的效果。
从2003年“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人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具备生态文明基本素养,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文化传承与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不仅指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包含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的人类行为方式。生态系统是人类文明系统的基础支撑,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离不开华夏祖先的生态智慧。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基本要求就是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针对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可谓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都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合力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努力建设普惠包容的幸福社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垃圾分类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有独特的作用,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生病”。垃圾处理是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人类制造的垃圾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的自净能力,以致对土壤、地下水、空气等造成污染,对人和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实施垃圾分类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且完全可行的举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全国仅有厦门、上海、北京等地出台了垃圾分类的地方法规,还没有形成统一性和强制性的垃圾分类管理行动。
行为习惯训练是提升居民生态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人类的生态文明素质并不是先天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获得的,体现了人类的理性。根据文化人类学的基本原则,人的心态、行为与制度、器物用度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递进关系。人的行为方式能够影响观念(心态)的变化,而这种观念会成为支持或者阻碍制度创新的力量。培养良好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是促进社会成员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的有效途径。
新冠肺炎疫情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生态保护动员效应,为垃圾分类制度创建了难得的“窗口期”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新冠肺炎将成为“公元前和公元后”那样的历史分期的起点。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业已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生态文明观念启蒙和生态保护动员效应,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创建了一个极为难得的“窗口期”。
首先,疫情初步完成了对全社会的动员。疫情发生后,政府、媒体等每天都在提醒“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许多有识之士都在高呼开展生态文明相关内容的启蒙;各阶层、各年龄段的民众也自发地通过社区宣传、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疫情信息以及公共卫生知识。这种情况说明,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客观上完成了全民动员,而且这种动员的效果远远强于过去日常宣传的效果。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