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再降4分钱"背后,是一分一分降药价的医保大账(2)
2019-12-03 11:21工人日报浏览:次
期待更多新药专利药进入医保目录,更多好药以更低价格到达患者手中,而这要综合考虑临床需求、医保承受能力以及企业降价意愿。
“4.4元的话,这样吧,4太多,中国人觉得难听,再降4分钱,4.36,行不行?”近日,随着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公布,一段国家医疗保障局官员与药企代表谈判的视频在网络热传。医保的“灵魂砍价”,引来不少点赞。
这场圈粉无数的谈判是我国建立医疗保险制度近3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谈判。网友们惊讶地看到,降药价的背后,居然有医保局官员像咱妈去菜市场一样锱铢必较地跟药企代表砍价。
医保谈判中这一分一分的小账,就是一笔一笔的民生大账。正是这样一分一分砍价,才使得这次谈成的70个新增药品品种价格平均降幅达60.7%。按国家医保局测算,患者自付的部分最多只需药品原价的15%左右,个别药品甚至低至5%。且此次谈判成功的药品,不少是新上市且治疗效果好的进口药,即让多个全球知名的“贵族药”开出了“平民价”。
小药片事关大民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一些过去无药可救的病症有了最新的治疗手段,但是高昂的药费却让普通患者望而却步。医院、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中,一段时间以来,药价一直难撼动,好药多数靠自费。去年热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展示的正是吃不起抗癌药的小人物悲剧。减少这类悲剧的发生,让好药进医保、降价格,不仅是给普通患者送“救命药”,更关系到医保基金的运行安全。
让患者买得到、买得起“救命药”,进一步破解“看病难,看病贵”,让医保基金的每一分“救命钱”花在刀刃上,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5月挂牌以来,打出了一系列改革“组合拳”:比如,将进口抗癌药的关税减免为零;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试点“带量采购”,明确采购量,以量换价,让药价降下来,让好药进医保。
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药品价格谈判这个新鲜事物来了——医保采取统一谈判的方式,把药品价格降至合理区间,这是国际通行做法。如此一来,医保谈判的议价能力大幅提升。“中国有多少人口?我们是整个国家来跟你进行谈判”,医保局谈判专家这番话道明了“挟市场规模以令药企”的谈判底气。药企深知医保的“带货”效应巨大,以价换量,企业就能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赢取更多利润。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分一分地谈,一分一分地降,挤出药价水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从2018年9月第一次谈判即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17种药品被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平均降幅56.7%,到2018年12月第二次谈判即药品集中带量招标采购谈判,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有25个集中采购拟中选、平均降幅52%,再到本次的第三次谈判即2019年国家医保准入药品谈判,97个药品被纳入目录乙类药品范围,国家医保局与药企的三次谈判都为医保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
药品降价,公众鼓掌,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厂家报价太低,潜藏着药品质量风险。在国家药品谈判中,必须通过一致性评价是药品入围的托底要求,但要保证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质量不打折扣,需要业已建立的药品质量监督机制发挥作用。
不仅如此,降价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还需经历省级挂网采购、医院采购、医生开药等多个环节,才能到达患者手中。也就是说,“灵魂砍价”之后,让降价药真正惠及患者,让国家药品谈判的成果落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要在药品的流通等环节上下功夫,放管结合,规范市场秩序,让药品在市场上顺畅有序流通,做好国家药品谈判结果与医保支付政策的衔接等。
“4.4元的话,这样吧,4太多,中国人觉得难听,再降4分钱,4.36,行不行?”近日,随着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公布,一段国家医疗保障局官员与药企代表谈判的视频在网络热传。医保的“灵魂砍价”,引来不少点赞。
这场圈粉无数的谈判是我国建立医疗保险制度近3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谈判。网友们惊讶地看到,降药价的背后,居然有医保局官员像咱妈去菜市场一样锱铢必较地跟药企代表砍价。
医保谈判中这一分一分的小账,就是一笔一笔的民生大账。正是这样一分一分砍价,才使得这次谈成的70个新增药品品种价格平均降幅达60.7%。按国家医保局测算,患者自付的部分最多只需药品原价的15%左右,个别药品甚至低至5%。且此次谈判成功的药品,不少是新上市且治疗效果好的进口药,即让多个全球知名的“贵族药”开出了“平民价”。
小药片事关大民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一些过去无药可救的病症有了最新的治疗手段,但是高昂的药费却让普通患者望而却步。医院、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中,一段时间以来,药价一直难撼动,好药多数靠自费。去年热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展示的正是吃不起抗癌药的小人物悲剧。减少这类悲剧的发生,让好药进医保、降价格,不仅是给普通患者送“救命药”,更关系到医保基金的运行安全。
让患者买得到、买得起“救命药”,进一步破解“看病难,看病贵”,让医保基金的每一分“救命钱”花在刀刃上,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5月挂牌以来,打出了一系列改革“组合拳”:比如,将进口抗癌药的关税减免为零;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试点“带量采购”,明确采购量,以量换价,让药价降下来,让好药进医保。
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药品价格谈判这个新鲜事物来了——医保采取统一谈判的方式,把药品价格降至合理区间,这是国际通行做法。如此一来,医保谈判的议价能力大幅提升。“中国有多少人口?我们是整个国家来跟你进行谈判”,医保局谈判专家这番话道明了“挟市场规模以令药企”的谈判底气。药企深知医保的“带货”效应巨大,以价换量,企业就能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赢取更多利润。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分一分地谈,一分一分地降,挤出药价水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从2018年9月第一次谈判即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17种药品被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平均降幅56.7%,到2018年12月第二次谈判即药品集中带量招标采购谈判,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有25个集中采购拟中选、平均降幅52%,再到本次的第三次谈判即2019年国家医保准入药品谈判,97个药品被纳入目录乙类药品范围,国家医保局与药企的三次谈判都为医保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
药品降价,公众鼓掌,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厂家报价太低,潜藏着药品质量风险。在国家药品谈判中,必须通过一致性评价是药品入围的托底要求,但要保证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质量不打折扣,需要业已建立的药品质量监督机制发挥作用。
不仅如此,降价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还需经历省级挂网采购、医院采购、医生开药等多个环节,才能到达患者手中。也就是说,“灵魂砍价”之后,让降价药真正惠及患者,让国家药品谈判的成果落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要在药品的流通等环节上下功夫,放管结合,规范市场秩序,让药品在市场上顺畅有序流通,做好国家药品谈判结果与医保支付政策的衔接等。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