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尖子生“神仙打架” 选才公平如何保障(2)
2019-11-01 13:05中国青年报浏览:次
经历了4个月惊心动魄的保研长跑,刚刚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的杨梅感慨,“这里门道太多了!”
5月开始,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和考核通知,从上百所高校的上千个院系及专业网站中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她开始关注各种推免信息公众号,又去了解了几个保研培训班,生怕错过什么。
“保研的战争从信息战开场,全靠自己大海捞针地找。”杨梅发现,各高校各专业的情况,包括考核要求、录取比例等都不尽相同。
首先是报名阶段,各高校要求不同,考生只能按照惯例总结其中的门道:比如,有的高校一般只收第一名,入选难度特别大;有的高校假如7月面试没有成功,9月还有机会再试试;也有的高校很快就招满。
各高校考核内容也不尽相同:有学校只进行笔试面试,有学校还加入了展示、辩论等环节;部分高校对专业知识的考察以宏观方向为主,但有的则侧重解决具体问题。
选择专业时,她不得不考虑就业前景,因此还需要逐一考察学校具体的专业建设情况和研究方向等。
太多的信息让她感到力不从心,只得求助保研培训班。在交了2999元的基础学费后,她加入了某机构一对一的“包过”班。培训班一共持续8周,老师均为之前“推免”成功的学生。一旦推免成功,根据最后学校的不同档次,还要再交1.2万-2.6万元不等的学费。
从学校选择、简历的准备到笔试面试的考核……“老师”基本上是通过微信语音电话给她讲趋势、作分析,“过来人的总结确实能让你省下不少时间。”
经过老师的分析,杨梅选定了几所目标院校,投出包括简历在内的个人材料,争取获得参加笔试和面试的机会。
通过夏令营让导师和学生提前交流,是如今高校一种比较流行的考核推免生的方式。一般来说,倘若拿到了夏令营的优秀营员称号,基本就可以视为被录取。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不确定性。杨梅笑着说,考生之间流行一种说法,“广撒网,多敛鱼,能去就从之”。
刚收到清华大学待录取通知的王林,是典型的“学霸”。大学4年,他稳居专业第一。凭着傲人的成绩,他在今年夏天一口气填报了5所学校并拿到了offer。
“有时两三天就得换个地方。”北京、天津、上海、武汉……从7月到9月,在漫长的保研战线中,王林感觉,自己要么是在学校昏天黑地地复习,每天学习时间长达14个小时;要么就是背着沉重的行囊,穿梭在大江南北的各个车站。
早在大二,王林就开始参加各种保研的讲座,提前了解想去的学校,同时准备复习材料。但当大三开始四处投简历时,这位“学霸”依旧感到信心不足:“不确定因素太多,不得不多报。”
他注意到,各高校最终公布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时,有的会直接写明获得优秀营员即可以免复试直接录取,有的只会在通知末尾注明是“优先推荐名单”,还有的“保留调整推荐人选的权利,最终结果以审批公布结果为准”。
王林一直在几个推免生自发组成的微信群里。有些考生抱怨,明明被认定为优秀营员,但直到开始正式报名时才发现未被录取,然而此时,大部分好学校的名额已经招满。甚至,还有部分学校根本不公布最后的入围名单。
更自由更开放的选拔机制对高校是机遇也是挑战
日趋激烈的推免生源大战,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的一个注脚。
“这些年,我们招生工作量在逐渐加大。”南开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贾江鸿介绍,2014年,是中国研究生制度的一个分水岭。此前,推免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求稳妥、留本校”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选择。
随着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的出台,传统推免模式走向了终结。一方面,新政策极大地丰富了考生的选择:允许考生填报3个志愿,同时不再限制留校限额,高校也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推免生自主报考。另一方面,从报考直至录取,整个过程统一采用国家的“推免服务系统”,一改从前各高校使用自己的报名系统,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