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乱穷”山村的“强稳富”之变(2)
2019-02-11 19:12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浏览:次
——北京市房山区东太平村“第一书记”隗云华驻村帮扶记
本报记者李庆国 芦晓春北京市房山区东太平村位于十渡镇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常年景色美不胜收。东太平村“第一书记”隗云华到岗后,针对派驻村党组织“弱”、村域环境“乱”、经济发展“穷”的现状,深挖“越级访、群体访”问题根源,通过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开创了东太平村“党建提升、村域稳定、增收致富”的新局面。
创新工作方法,让村党组织“强”起来
隗云华坚持“党建引领、支部引路、党员带路”的工作思路,不断夯实基础,建章立制,探索实施“五小”党建法,努力把村党组织打造成坚强堡垒。
针对党支部班子执行力不强、党员凝聚力不足的问题,东太平村从抓党建入手,打出系列组合拳:实行“党员会前微课堂”制度,每月开一次党员会、讲一次党课,党员参与率从最初的53%提高到96%;在“两委”干部中建立每月例会制度,梳理出涉及产业发展、交通出行、就业增收等各类问题14个,并逐一予以解决。充分利用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新建特色党建室,设计悬挂党建主题标志,开设党建宣传栏、党建橱窗,营造了众心向党的良好氛围。
为强化村干部经常性管理和村务规范化运行,隗云华带领村干部研究制定了《东太平村财务管理制度》等11项制度规范,形成“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阳光村务”运行机制,将村域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重大资金使用情况等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员和村民进行通报,倾听民声、知晓民意,切实提高群众参与村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提高村党员的党性修养,隗云华创造了“五小”党建法。包括开设“小课堂”、举办“小活动”、送上“小关爱”、设计“小专栏”、发送“小警示”。目前,“五小”党建法成为十渡镇新的特色党建品牌,并在全镇进行推广。
化解村内矛盾,让村域环境“稳”起来
在隗云华驻村的过程中,他坚持“风清气正、乡风文明”的维稳理念,通过建立房山区首家“山区法律援助示范点”,组建人民调解服务队伍等,村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连续15个月无一起重大“越级访、群体访”事件发生。
针对村民对“两委”干部不信任,有问题直接“越级访、群体访”的问题,隗云华整合资源优势搭建“四个载体”,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网。一是安装一个意见箱,倾听民声,目前已收到并办理意见建议56条,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二是设立一个“司民联调室”,改“被动式坐班”为“出击式主动”,主动约谈双方当事人,谈矛盾,化纠纷,目前已累计化解矛盾50余起;三是建立一个“法律援助示范点”,将问题解决在家里、化解在基层,目前已累计代写法律文书41件,解决重大疑难信访问题2件,办理法律事务43件;四是设置一个短信平台,解决群众困难,依托派出单位“司法行政信息平台”,将有关法律条文摘编成短信,定期发送给党员,潜移默化中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
隗云华还从规范解决信访工作流程入手,探索提出“五字”调解工作法,优化矛盾处理工作方法。“一访”即进村入户走访,摸查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二查”即找矛盾纠纷当事人和相关知情人调查了解情况,切实掌握矛盾纠纷原因和范围,有的放矢疏导化解;“三分”即对掌握的矛盾纠纷视情况分类处理解决;“四找”即认真分析矛盾双方的具体诉求和纠纷形成的各个结点,制定针对性化解措施;“五化”即运用“借势借力、心理疏导、刚柔相济、换位思考、权衡利弊”的“五化”调解法,化解矛盾纠纷。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