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地铁起火你得这样做
2017-11-19 14:00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3968次
“起火了!”司机预警,紧急停车并打开车门。
捂鼻弯腰,老幼先行,“乘客”们迅速从车内跑出。
几分钟后,随着消防官兵的到来,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这是消防演习中常见的画面。然而,现实生活中,公交地铁内发生火灾,却常常造成群死群伤的惨痛后果。
“究其原因,还是逃生知识很欠缺。公交地铁内突发火灾,火势蔓延速度极快,前期逃生自救尤为关键。”湖北省武汉市公安消防支队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沉着应对拟定逃生策略
相较其他类型火灾事故,公交、地铁存在封闭性强,排烟不畅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
“公交车座、车帘大多是易燃材料,不到3分钟就可能被烧成灰烬,发生火灾时,乘客要第一时间想办法逃出车内,然后再报警寻求救援。”武汉市汉阳区公安消防大队七里庙中队中队长郭海涛说。
郭海涛提醒,公交车内往往载有数十人,出现紧急情况后,失控人群会本能地涌向车门,但若是所有人都朝一个出口挤,很容易造成挤压踩踏事故,反而降低逃生几率。
“发生火灾后要尽量保持冷静,认准安全出口,根据所在位置选择恰当的逃生方式,除了车辆前后门外,还可以选择跳窗逃生或者从车顶的天窗逃生。”武汉市江岸区公安消防大队岔马路中队中队长杜强说。
在杜强看来,司机是第一道应急关口,发现警情一定要坚持“先人后车”原则,紧急停车并打开车门组织疏散乘客,同时报警,再视情况用车载灭火器灭火自救。
如果车辆起火点位于加油站等危险场所,司机要当机立断将车辆驶离,防止造成更大伤害。
随着交通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地铁线路也越来越多,相比公交车和大巴,地铁火灾救援难度更大。杜强说,乘坐地铁时遭遇火灾,要在第一时间按下车内的紧急报警按钮,和列车长取得联系以便采取应急措施;在地铁站台内遭遇火灾,则应迅速向安全出口逃生。
皮带扣高跟鞋作安全锤
突起大火,若是车门无法打开该如何处理?
安全锤,此时就成为逃生的关键。以公交为例,车辆电气控制系统遭到破坏后,车门无法打开。这时,可按下前后门上方设置的紧急按钮,以此设法逃生。如果仍无法打开车门,可利用车内配置的安全锤,用尖嘴一端呈90度角敲碎车玻璃跳窗逃生。敲击时,应从玻璃的边缘和四角着力。
“不必太担心玻璃碎片伤人,车窗采用的是钢化玻璃,敲击后碎片成类似蜂窝状的碎小钝角颗粒,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郭海涛说,如果找不到安全锤,则应选择替代物品,紧急情况下,可以用随身携带的钥匙用力敲打车窗,再用脚将其踢碎。
此外,保温杯、男士的皮带扣以及女士的高跟鞋等比较坚硬的东西都是不错的逃生工具,车内配置的灭火器也可用来砸车窗。逃出车外后,应设法砸碎其他玻璃帮助其余乘客逃生。
“要特别注意的是,地铁在行驶过程中风速也很快,如果盲目砸窗很可能加剧火势,所以在地铁停稳之前千万不能盲目行动。”杜强提醒。
记者了解到,公交大巴车顶的通风口,是另一重要安全逃生通道。如果车辆遭遇交通事故侧翻起火,从车门逃生或者砸窗逃生都不可行的情况下,可以推开车顶的通风口逃出车外。#p#分页标题#e#
一般而言,地铁两节车厢的交接处附近、公交车驾驶室附近以及车厢后排均放置有灭火器,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可使用灭火器参与救火,防止火势进一步扩大。
弯腰低姿捂鼻逆风逃生
有毒浓烟,是地铁公交等封闭性场所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逃生时要防止吸入浓烟,弯腰低姿朝逆风方向走,同时用随身携带的饮料、矿泉水打湿衣物捂住口鼻,一定不能因惊慌大声喊叫。”杜强说。
相较于公交,地铁封闭性更强,尽管设置有空调通风系统及排烟系统,但发生火灾时,排除浓烟仍需较长时间。出现紧急情况后,地铁控制系统会自动断电,黑暗状态下救援难度更大。救援过程中,消防官兵在引导乘客朝着安全出口疏散的同时,会重点救援行动及能力不便者、烟雾中毒者等特殊对象。
“地铁内都设置有应急广播,逃生时要注意听指挥,根据广播指引朝安全方向疏散,如果环境过于嘈杂,要留心脚下的安全指示灯,顺着指示灯的方向往出口走。”郭海涛说。
消防安全,防范为先。在郭海涛看来,平时乘坐公共交通时留心安全出口位置,注意观察布局,积累更多消防安全常识,在遭遇突发时才不致于手足无措。
作为武汉消防宣传形象代言人,有着39年驾龄的全国劳动模范、武汉公交集团第三营运公司教育培训部办事员张兵对此很是赞同。“作为司机,一定要熟悉车况,看到发动机身有油渍时及时处理,千万不能拖,看似一些小油渍小问题,车辆行驶途中一摩擦就可能酿成大祸。”张兵提醒说。(责任编辑:韩佳欣)
捂鼻弯腰,老幼先行,“乘客”们迅速从车内跑出。
几分钟后,随着消防官兵的到来,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这是消防演习中常见的画面。然而,现实生活中,公交地铁内发生火灾,却常常造成群死群伤的惨痛后果。
“究其原因,还是逃生知识很欠缺。公交地铁内突发火灾,火势蔓延速度极快,前期逃生自救尤为关键。”湖北省武汉市公安消防支队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沉着应对拟定逃生策略
相较其他类型火灾事故,公交、地铁存在封闭性强,排烟不畅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
“公交车座、车帘大多是易燃材料,不到3分钟就可能被烧成灰烬,发生火灾时,乘客要第一时间想办法逃出车内,然后再报警寻求救援。”武汉市汉阳区公安消防大队七里庙中队中队长郭海涛说。
郭海涛提醒,公交车内往往载有数十人,出现紧急情况后,失控人群会本能地涌向车门,但若是所有人都朝一个出口挤,很容易造成挤压踩踏事故,反而降低逃生几率。
“发生火灾后要尽量保持冷静,认准安全出口,根据所在位置选择恰当的逃生方式,除了车辆前后门外,还可以选择跳窗逃生或者从车顶的天窗逃生。”武汉市江岸区公安消防大队岔马路中队中队长杜强说。
在杜强看来,司机是第一道应急关口,发现警情一定要坚持“先人后车”原则,紧急停车并打开车门组织疏散乘客,同时报警,再视情况用车载灭火器灭火自救。
如果车辆起火点位于加油站等危险场所,司机要当机立断将车辆驶离,防止造成更大伤害。
随着交通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地铁线路也越来越多,相比公交车和大巴,地铁火灾救援难度更大。杜强说,乘坐地铁时遭遇火灾,要在第一时间按下车内的紧急报警按钮,和列车长取得联系以便采取应急措施;在地铁站台内遭遇火灾,则应迅速向安全出口逃生。
皮带扣高跟鞋作安全锤
突起大火,若是车门无法打开该如何处理?
安全锤,此时就成为逃生的关键。以公交为例,车辆电气控制系统遭到破坏后,车门无法打开。这时,可按下前后门上方设置的紧急按钮,以此设法逃生。如果仍无法打开车门,可利用车内配置的安全锤,用尖嘴一端呈90度角敲碎车玻璃跳窗逃生。敲击时,应从玻璃的边缘和四角着力。
“不必太担心玻璃碎片伤人,车窗采用的是钢化玻璃,敲击后碎片成类似蜂窝状的碎小钝角颗粒,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郭海涛说,如果找不到安全锤,则应选择替代物品,紧急情况下,可以用随身携带的钥匙用力敲打车窗,再用脚将其踢碎。
此外,保温杯、男士的皮带扣以及女士的高跟鞋等比较坚硬的东西都是不错的逃生工具,车内配置的灭火器也可用来砸车窗。逃出车外后,应设法砸碎其他玻璃帮助其余乘客逃生。
“要特别注意的是,地铁在行驶过程中风速也很快,如果盲目砸窗很可能加剧火势,所以在地铁停稳之前千万不能盲目行动。”杜强提醒。
记者了解到,公交大巴车顶的通风口,是另一重要安全逃生通道。如果车辆遭遇交通事故侧翻起火,从车门逃生或者砸窗逃生都不可行的情况下,可以推开车顶的通风口逃出车外。#p#分页标题#e#
一般而言,地铁两节车厢的交接处附近、公交车驾驶室附近以及车厢后排均放置有灭火器,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可使用灭火器参与救火,防止火势进一步扩大。
弯腰低姿捂鼻逆风逃生
有毒浓烟,是地铁公交等封闭性场所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逃生时要防止吸入浓烟,弯腰低姿朝逆风方向走,同时用随身携带的饮料、矿泉水打湿衣物捂住口鼻,一定不能因惊慌大声喊叫。”杜强说。
相较于公交,地铁封闭性更强,尽管设置有空调通风系统及排烟系统,但发生火灾时,排除浓烟仍需较长时间。出现紧急情况后,地铁控制系统会自动断电,黑暗状态下救援难度更大。救援过程中,消防官兵在引导乘客朝着安全出口疏散的同时,会重点救援行动及能力不便者、烟雾中毒者等特殊对象。
“地铁内都设置有应急广播,逃生时要注意听指挥,根据广播指引朝安全方向疏散,如果环境过于嘈杂,要留心脚下的安全指示灯,顺着指示灯的方向往出口走。”郭海涛说。
消防安全,防范为先。在郭海涛看来,平时乘坐公共交通时留心安全出口位置,注意观察布局,积累更多消防安全常识,在遭遇突发时才不致于手足无措。
作为武汉消防宣传形象代言人,有着39年驾龄的全国劳动模范、武汉公交集团第三营运公司教育培训部办事员张兵对此很是赞同。“作为司机,一定要熟悉车况,看到发动机身有油渍时及时处理,千万不能拖,看似一些小油渍小问题,车辆行驶途中一摩擦就可能酿成大祸。”张兵提醒说。(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