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PC版

消除信息不对称,网约车收费应更透明

2021-05-07 14:05钱江晚报浏览:
  经常打车的人,可能会有一种感觉,打网约车的费用越来越贵了。同样的里程,原来20块钱,现在要多几块钱。很多人又说不出贵的原因在哪里。
  近日,新华社的一项调查揭开了部分真相。据调查,一些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达到25%甚至更高,而司机和乘客对每一单的抽成比例、计算方式毫不知情。
  相关调查至少反映了两点:其一,网约车越来越贵,与平台抽成有直接关系;其二,对于平台的提成比例,是一个“黑箱”,对乘客和司机屏蔽。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网约车平台有利用技术手段和信息不对称从中抽取高提成的嫌疑。
  按照传统的打表计费模式,乘客打车需要花费多少钱,司机收取多少钱,明码标价。在这基础上,司机交完规费后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收入。而打网约车的话,司机和乘客的费用界面是不一样的,乘客付钱给平台,平台再付钱给司机,这中间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如果网约车平台从中做点什么手脚,自然方便得很。
  但这还不是平台最大的“便利”之处。与其他平台相似,网约车平台收集了大量乘客身份信息、出行数据与道路交通数据,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资产”。通过这些大数据,平台有能力精准地进行用户营销,包括所谓的“大数据杀熟”,也有能力通过路线规划、收费方式的些许差别创造出更多“利润”。
  网约车平台有没有这么做,现在不能下结论,但平台具备条件确是事实。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科技既可以用来提高效率,却也可以用来提高“物价”。如果信息不透明,无论乘客还是司机,都可能沦为大数据的奴隶。
  所以,平台计费和提成方式应公开透明,要有易于乘客和司机反馈、监督的渠道。虽然平台会对乘客明示收费方式,也会对司机明示提成方式,但具体怎么计费和提成,究竟收了乘客多少钱、又给了司机多少钱,并不是每个乘客和司机都能算得清的,即便算得清,也不会每个人每一单都去核对。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曾几何时,我们为网约车的出现而欢呼。这是我们期待的,网约车能够缓解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既为个人出行提高效率,又为出行降低交通成本。如今回头看,网约车在提高出行效率、缓解打车难问题上功不可没,但是在业绩和盈利压力下,在收费上却有走回头路的端倪。这是需要警惕的苗头。
  科技进步是为了造福人类,沦为暴利工具的科技手段并不值得赞美。对于网约车收费越来越贵这个问题,不能光从监管入手,还要更多地借助科技与市场的力量,去抹平信息不对称的鸿沟。如此,网约车领域才不会出现类似“大数据杀熟”等科技黑手段。(魏英杰)(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