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件专利"沉睡" 院校评教授能否突出成果转化(2)
2021-04-13 14:00光明日报浏览:次
“不仅是在高校,科研院所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帽子导向’‘论文导向’的问题还未解决。”欧阳钟灿院士介绍,“有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发明了三原色激光显示并成功实现产业化,但学院多次推荐到学校评教授,却因为没有‘优青’与‘杰青’等‘帽子’被刷掉。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上不如多发论文,这很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亟须改变。”
用职称评审政策倾斜,激发教师参与成果转化的热情
“现在,高校搞科研成果转化的教师越来越多,每年走向市场的专利成千上万。除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等都是搞科研成果转化的大户。比如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转让专利1331件,哈尔滨工业大学转让专利1020件。大批高校教师走上了成果转化的一线,除了物质成果奖励,应该在职称评审等人才评价上向他们倾斜,激发广大高校教师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基础研究成果并不能自动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需要高校教师花费更多精力去参与成果转化,张跃明就是典型的例子。”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认为。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的调查研究结果印证了韩秀成的说法: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1986年至2019年累计资助基础研究项目56.49万项,产出394.27万项研究成果,但相关成果很少及时转化,像北京工业大学教师张跃明这样从基础研究走到产业化的例子凤毛麟角。
对此,聂祚仁院士说,高校是社会的“象牙塔”,是引领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需要在机制体制方面创新,在职称评定等方面有所倾斜。
本报11日在光明日报官方微博上开设的“高校什么人最有资格评教授”的调查也显示:科技成果转化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孚众望:在参与调查的858人中,有601人选择“成果产业化效果好”,超过参与人数的70%;只有16%的人选择“科研论文发得最多”,有的网友甚至直言:“现在国家各产业升级亟须创新技术,高校应该破格为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教师评教授,评院士也应该主要看产业化成果。”
(本报记者 袁于飞) (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