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杜绝“大跃进式”造景 遏制生态修复形式主义(3)
2021-01-22 13:21法治日报浏览:次
杜绝“大跃进式”造景遏制生态修复形式主义
生态环境部将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监督
生态环境部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从完善生态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加大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四个方面,明确了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七项具体任务。
眼下,正处在“十三五”圆满完成,即将进入“十四五”的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十四五”期间及到2035年,生态保护监管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是什么?生态环境部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了答案。
根据《意见》,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形成生态保护监管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生态监测网络,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建成与美丽中国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化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意见》要求,生态环境部强化对生态破坏行为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监督,实行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问题;坚决杜绝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大跃进式”造景问题依然存在
生态破坏问题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被破坏正是通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并得到纠正。
为深刻吸取祁连山事件教训,2017年7月至12月,原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组织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这一行动是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检查范围最广、查处问题最多、整改力度最大、追责问责最严的一次专项行动。
在2017年行动的基础上,2018年至2019年,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多部门又连续两年启动“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这位负责人说,通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工作,严肃查处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推动了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侵占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他表示,近年来,生态保护监管工作不断加强,取得显著成效。各地推进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但是,这位负责人也坦陈,我国生态环境总体脆弱,生态破坏事件依然时有发生。“‘大跃进式’造景、违背规律搞保护和修复等‘生态形式主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他说,我国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同时,生态保护监管全过程链条有待完善,生态保护监管能力亟待提升。
这位负责人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构建完善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是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障。”这位负责人说,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后,生态环境部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为彻底解决生态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履行生态保护监管职责,加快构建生态保护监管体系,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意见》。
构建“53111”
生态环境部将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监督
生态环境部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从完善生态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加大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四个方面,明确了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七项具体任务。
眼下,正处在“十三五”圆满完成,即将进入“十四五”的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十四五”期间及到2035年,生态保护监管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是什么?生态环境部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了答案。
根据《意见》,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形成生态保护监管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生态监测网络,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建成与美丽中国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化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意见》要求,生态环境部强化对生态破坏行为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监督,实行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问题;坚决杜绝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大跃进式”造景问题依然存在
生态破坏问题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被破坏正是通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并得到纠正。
为深刻吸取祁连山事件教训,2017年7月至12月,原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组织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这一行动是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检查范围最广、查处问题最多、整改力度最大、追责问责最严的一次专项行动。
在2017年行动的基础上,2018年至2019年,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多部门又连续两年启动“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这位负责人说,通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工作,严肃查处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推动了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侵占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他表示,近年来,生态保护监管工作不断加强,取得显著成效。各地推进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但是,这位负责人也坦陈,我国生态环境总体脆弱,生态破坏事件依然时有发生。“‘大跃进式’造景、违背规律搞保护和修复等‘生态形式主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他说,我国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同时,生态保护监管全过程链条有待完善,生态保护监管能力亟待提升。
这位负责人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构建完善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是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障。”这位负责人说,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后,生态环境部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为彻底解决生态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履行生态保护监管职责,加快构建生态保护监管体系,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意见》。
构建“53111”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