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套路里的"温水煮青蛙":美女加好友 发财机会送上门(3)
面对行骗套路,你我该做点啥
于思
装美女、装成功、装可怜、装善良,夸有门路、夸有厚利、夸赚快钱,诈骗从街头巷尾,转战电话网络,渗透QQ群、聊天群等网络社交新形态,看似乱花迷眼般的花样翻新,其实,背后还是那些老套路。
对于骗子,当然要织密法网、严厉打击、加强整治。“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来理解诈骗犯罪滋生的动因。因此,对于作为善良群众的你我来说,必须要认识到,骗子是打不绝的,更不能形成对有关部门以打制骗的依赖心理和等待心理。反制诈骗,你我必须要做些什么。
其实,骗子的行骗套路,谈不上多么有新意。从上面报道中可以看到,被害人被骗,自身存在的问题大抵有两个:一是警惕放松了,二是贪图利益的心理作用。骗子们的所谓套路,所谓放水养鱼,所谓温水煮青蛙,所谓培养感情,都是为了取得陌生人的信任,让行骗对象放松警惕。这其中,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
于你我这样的普通群众来说,如何防止被骗子迷失心灵,提高警惕显然是老生常谈了,但也是不得不说的硬道理。提高警惕,保持警醒,在他人打来的情感牌、利益牌面前,保持对欲望和利益的理性克制,捂牢你的钱袋子,永远是一个人防止被骗的最有效防护。
有的人把对陌生人不理不睬,作为防骗的基本常识,并由此推崇“人与人是狼”的人际哲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是构建文明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保持清醒、克制和警惕,与善待他人不是矛盾的。保持清醒、克制和警惕,也不能得出做人不能善良、不能与人为善的结论,更不能放任与人为壑的冷漠心态。而且,一个人对陌生人的盲目怀疑和排斥,也容易滋生对熟人的盲目相信。很多时候,骗子们“放水养鱼”“温水煮青蛙”套路的得逞,也是利用了被骗者的这种心理。
警惕还表现在,面对有诈骗嫌疑的人和事,作为普通人,敢不敢主动说出来。这既包括主动向警方报案,也包括对群里的朋友主动友情提醒。笔者相信,如果一个聊天群、粉丝群里,经常有人与其他微友分享各种欺诈套路,分享打击欺诈的典型案例,即便群里真的混进了心存不轨的骗子,也会心有戒惧,不敢妄动。
互相提个醒,敲敲钟,对于防骗反诈,这是你我该做也能做的事情。
明星粉丝群
林中明 林桢淑
近日,经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黄浦区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沈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针对这起混入微信明星粉丝群中实施诈骗的犯罪,办案检察官友情提示,追星路上不仅要看紧自己的“钱袋子”,更要把控好追星行为理性追星,谨防掉入违法犯罪“泥坑”。
粉丝群里来了“国外摄影师”
2019年8月,在某明星粉丝自建群中,新加入了一名群友沈某,其拥有国外摄影师身份,与多名粉丝活跃互动,“我是一个摄影师,基本都在国外工作。”“哇,你太厉害啦!”“万一要是有机会拍摄哥哥的时候,记得给我们发几张独家照片哦!”……沈某与群内众好友逐渐热络起来。
沈某经常会在群里分享明星的一些视频及照片,这一下子拉近了与其他粉丝间的距离,当沈某提出要购买明星同款衣服、配饰,但由于其持有的境外信用卡不能绑定微信支付时,群内志趣相投的好友们毫不吝啬地伸出援手,借款2000元、3000元都不在话下。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