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乱动我的个人信息(3)
推销电话、垃圾短信、诈骗电话频现——
别乱动我的个人信息
近段时间,小杨总是接到各种推销电话,频率极高,有时一天能接到近10个。“疫情防控期间,频繁登记个人信息,能不能有效地保护好这些信息,让人比较担忧。”小杨说。
个人信息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一道难题。虽然相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关规定,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但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依然严重,各种推销、骚扰电话、垃圾短信层出不穷,给普通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简称《民法典》),其中人格权编中设立专门章节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作出相应规定。比如,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5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下一步主要工作安排中指出,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制定生物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将会织起大网,让个人信息保护不再难。
侵犯个人信息乱象丛生
2019年10月,在浙江杭州居住的郭某一纸诉状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院,起因是人脸识别。
当时,浙江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年卡取消指纹识别,改为经注册的人脸识别才能正常入园。郭某认为人脸识别属个人敏感信息,不同意此举并要求退卡,协商无果后,遂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诉至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该案作为“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近年来,个人信息保护的事件和案例经常见诸报端,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有些公司还被相关部门约谈甚至其产品被下架整治。
2019年9月,换脸社交软件“ZAO”迅速成为互联网热门应用,随后很快因涉嫌未依法依规收集使用人脸信息、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等问题,软件开发公司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被工信部约谈。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如此庞大的网民规模,带来的是海量的个人信息和用户数据,如果不对互联网中的个人信息和用户数据加以保护和规范利用,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当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后,约86.5%的受访者曾收到推销电话或短信的骚扰,约75.0%的受访者接到诈骗电话,约63.4%的受访者收到垃圾邮件,排名位居前三。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廖怀学认为,近年来,侵犯个人信息事件时有发生,违规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突出,甚至有人利用个人信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个人信息犯罪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交织合流。因此,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指纹、声纹、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个人生物信息更加重要,因此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健全相关法律势在必行
小张是一位网购达人,但也曾因为网购而被诈骗过。当时小张在某购物网站上买了一些商品,却收到了退款邮件和短信。没有细想的小张,就按照邮件的要求进行了操作,结果银行卡被转走了数千元。
“网购一般都有一张专门的卡,钱也不会很多,所以损失还是轻的。”小张告诉记者,发现被骗之后马上去报警,也向购物网站反映了此事,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回复。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