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PC版

一夜之间卡口全撤、小区全开,有些地方步子迈得太大(2)

2020-02-26 11:29新华每日电讯浏览:
  最近,湖北以外新增确诊人数已降至个位数,全国越来越多小区、村庄、道路卡口开始解封。然而,有些地方解封节奏过快、方式过于“一刀切”,存在从严防死守转为“陡然降压”的倾向。“卫健局局长急死都没用,因为地方领导已经决定放开管控。”这种现象可能向公众释放错误的疫情信号,给基层防控带来新问题,甚至导致功亏一篑。
  当前,广东、江苏、山西等地已将防疫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云南、甘肃、贵州、辽宁等地已调整为三级响应。但是,绝大多数地方的一级响应尚未解除,而且新冠病毒比较“狡猾”,仍要因地制宜、分区分级执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防控策略。
  但记者调查了解到,有的地方头天还严防死守,第二天却集市人头攒动,最可怕的是很多人不戴口罩;有的地方头天只有一个出入口,外来人员严格登记,但第二天所有路口解封,人员情况难再掌握;有的小区头天还在严格测温,第二天所有出入口打开,防控措施大都消失或打折扣……
  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固然重要,但须臾不能忘记“有序”二字。尤其对疫情相对比较严重的地区,从严防死守到“陡然降压”的冒进,可能会让此前的战“疫”前功尽弃。“在公共卫生安全防范上,向来是政府紧一寸,公众未必紧一寸;但政府松一寸,公众就会松一尺。”一些基层干部的担忧值得重视。
  解封步子迈得太大,可能会释放错误的疫情信号。商场扎堆聚餐、网红店重现排队长龙、小区里三五成群聊天、不戴口罩赶集……近期这些放飞自我的现象,就与有些地方释放的“信号”有关。24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宣布,此前“放开离汉通道”的通告无效,应该也是要避免传递错误信号。当前,很多人已经在家憋了一个月,出门聚餐聚会的兴致很高,一旦解读到“全面解封,随意进出”的错误信号,后果不堪设想。
  解封步子迈得太大,会给基层防疫带来新问题。有社区干部反映,小区入口全面放开,社区工作者难以覆盖,只能靠物业和志愿者防控,基本措施只有测体温,对外来人员很难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有乡镇干部反映,村庄与城市小区不同,没有围墙,居住分散,所有卡口撤除后,对外来人口的进出几乎已无法监测管控;志愿者反映,劝阻市民聚集时,一句“你管什么,没看政府都放开管控了吗”让人无法招架。
  解封步子迈得太大,还可能让防控一线基层干部错误认为当前工作重心要从防疫转移到复工复产,而不是两者并重。一些还在坚守岗位的防控人员反映,当地防控策略大调整后,已搞不清当前哪些环节不需管、不能管,哪些工作仍然要管好,甚至产生出一种“与其违令得罪人,不如顺势当好人”的心理,对进出居民小区的外来人员、零星开门营业的市场商铺,管控越来越宽松,隐患由此出现。
  基层干部担忧:让群众摘口罩易,戴上口罩难;让群众摘了口罩再戴上,恐怕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最近人口跨区域流动越来越多,如果“一刀切”解封,出现防控漏洞,会有“带病下乡”“带病回城”风险。近期,杭州等地在持续多日“零新增”后再响警报,教训值得警惕。
  习近平总书记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
  最近,不少专家都在反复预警疫情防控不可懈怠。各地在解封过程中,一定不能走极端、“一刀切”,切莫因判断失准或为图省事,增加疫情失控的风险。根据本地的疫情实际,认真研究,科学决策,有序调整防控方案,做好精细化管理,才是对人民群众负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