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PC版

坚持问题导向确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行稳致远(2)

2019-12-08 18:08正义网-检察日报浏览: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提升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工作水平 
  贯彻《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继续推行背书、备案等制度,确保适用率基本稳定、长期保持,确保实体规定和程序规范双落实,切实做到办案质量高、社会效果好。 
  严格把握适用条件,确保案件质量和效果。要准确把握认罪认罚从宽的根本要求。《指导意见》明确了“认罪”“认罚”和“从宽”的内涵、标准和要求等,这是开展认罪认罚工作的基本依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适用侦查、起诉、审判各阶段。要在严格执行原有程序规范的基础上,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新的程序性规定,包括“告知”“社会调查”“签订具结书”等,必须逐一落实到位,防止出现人为减少诉讼程序的现象。要无一例外地告知犯罪嫌疑人可以选择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充分保障其诉讼权利,确保认罪认罚自愿性、真实性、合法性。要坚持法定证据标准不能降低。只有始终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法定证明标准,才能确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行稳致远。 
  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升量刑建议精准化水平。量刑建议只有提得精准才能发挥自身价值。从认罪认罚协商过程来看,确定刑量刑建议更符合犯罪嫌疑人对“罚”的预期,更有利于其作出认罪认罚的选择,更有利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长期稳定适用。推进量刑建议的精准化,是检察机关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要坚持提出确定刑为原则、幅度刑为例外,把“一般应当”的要求落到实处,提升确定刑比重。要加强学习培训,邀请业务专家、理论学者、有经验的法官授课,熟练掌握量刑的基本规范、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及量刑建议的规律。要虚心学习量刑经验,主动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对接,共同研究出台量刑规则或量刑指导意见,为规范、准确提出量刑建议提供依据。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量刑建议中的作用,通过对案件信息数据比对,进行量刑提示和量刑偏离度分析,提高量刑建议的准确性。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着力防控廉政风险。随着司法责任制、捕诉一体机制改革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扩大,同时也带来权力滥用的风险。要强化认罪认罚案件办理全过程的监督制约,系统梳理总结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情况,查找分析研判风险点,充分衡量检察官的能力素养、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等因素,细化司法标准和工作流程,厘清权限责任和纪律要求,确保检察权依法公正行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等“三个规定”,规范检察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防止利益输送和司法腐败。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深入健康发展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事关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上下整体联动,大力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 
  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提高政治站位,抓牢政治责任,把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重大任务,抓好贯彻落实,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要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主动认领任务,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工作在各项检察业务中整体推进、全面落实、均衡发展。对在深入推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实际困难,要加强请示汇报,共同研究解决,确保这项制度有序推进、健康发展。 
  要主动争取支持,密切公检法司协调配合。要积极向党委报告,争取由党委、政法委统一牵头,统一协调各政法单位,建立健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序运行机制。健全侦诉协作机制,对处在侦查阶段的案件,建议公安机关及时进行认罪认罚权利告知,尽量采取非羁押强制措施,主动委托社会调查,相对集中移送审查起诉。健全诉审协作机制,就集中开庭审理、量刑建议采纳、庭审程序操作等问题形成一致意见。健全与司法行政机关的协作机制,着力解决值班律师不到位、异地被告人社会调查评估慢、社区矫正难等问题。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