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野蛮生长” 研学旅行亟须典型化标杆指引(2)
2019-11-26 13:43中国青年报浏览:次
三年“野蛮生长” 研学旅行亟须典型化标杆指引
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文化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等要求。3年来,学校、旅行社、文旅机构等进行了广泛探索,研学旅行已成为热门词语。
近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文旅智库与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研学旅行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研学旅行现状、挑战与未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各路专家、业者就当前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特征研判、研学与旅行同频共振难点与解决之道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研学旅行是一个社会化、综合性的话题。”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陈敏智建议,在研学旅行越来越热的发展过程中,各部门要继续通力合作,努力在出行安全体系、责任体系、工作机制、法律体系、学习机制、保障体系、网络安全体系7个方面的建设上取得进展,让孩子们能“学得透彻,游得尽兴”。
“随着行业进入洗牌期,规范我国青少年研学旅行发展将成为新要求。”人民文旅智库理事长首席研究员吴若山说。
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说:“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呈现城市好于农村、名校好于普通学校、非毕业班好于毕业班、东部好于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好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
研学游中“小苗头”“小问题”长大变胖时,治理成本会很高
我国研学游目前依然处在起步阶段,郭永福说:“有些行程能给孩子带来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多数学校还是就近从简,没什么经验可谈。课程没有设计,只是出去走走。而安全的无限责任,成为研学旅行的‘拦路虎’。如果不和素质教育挂钩,也难得到家长的认可。收费是部分家长抵触的原因,而困难家庭如何补助还没有政策保障。这些原因限制了能力有限地区的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认为,目前对研学旅行怎么定位,如何认识还不统一。“研学旅行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而不应该是教育旅游。实践育人是教育部的初衷,是育人改革的一项措施。3年来,研学旅行虽然经过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依然在初级阶段,存在简单粗糙、夸大宣传等一系列问题。在地方推进中,教育与旅游两个部门各有主导,但这是教育方式的变革,不是旅游+教育”。
“比如博物馆,不少国家已经发展为教学场所,我们还在简单地参观。国内5000家博物馆每年接待大量学生,但是没有教室,只能参观,这样的走马观花不是教育。”王晓燕说,“我们还发现,有些景区不具备条件就成为研学基地。某著名5A级旅游景区接待研学团午餐的地方,墙上写着‘舌尖上的艳遇’。导游在景点讲解的时候,把山峰说成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参加研学旅行的都是中小学生,5A级景区尚且如此。令人担忧。”
王晓燕认为,要思考改变学生的什么,发现并解决问题才是教育。研学旅行需要设计课程目标,统一价值观念。“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存在单一性、同质化、没标准等问题。老师的能力没有认定,导游的准入没有标准。因为没有衡量标准,所以低质量产品才能进入市场。顶层设计需要完善,不能教育、旅游两个体系,多个标准。研学需要课程化、导师专业化、行程规范化,必须强调教育的第一属性。”
“当前许多对研学旅行乱象的认识,存在流于表面不够深入的情况。如大家比较容易发现研学旅行中导游词不准的乱象,却不能发现背后缺少规范与质量监管的本质;比较容易发现‘游’大于‘学’的乱象,却不能及时指出‘学’挤压‘游’的倾向;比较容易指责旅行社出现的问题,却不能发现教育培训机构缺少保险、课程设计偏向课堂的短板。”吴若山提醒,在起步阶段,有关部门和学者应该加强对研学旅行乱象本质的研究和质量监管。如果不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功课,当前只抓表面乱象,而不抓住本质,那么等到“小苗头”“小问题”长大变胖时,相关治理的行政成本会很高。
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文化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等要求。3年来,学校、旅行社、文旅机构等进行了广泛探索,研学旅行已成为热门词语。
近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文旅智库与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研学旅行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研学旅行现状、挑战与未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各路专家、业者就当前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特征研判、研学与旅行同频共振难点与解决之道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研学旅行是一个社会化、综合性的话题。”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陈敏智建议,在研学旅行越来越热的发展过程中,各部门要继续通力合作,努力在出行安全体系、责任体系、工作机制、法律体系、学习机制、保障体系、网络安全体系7个方面的建设上取得进展,让孩子们能“学得透彻,游得尽兴”。
“随着行业进入洗牌期,规范我国青少年研学旅行发展将成为新要求。”人民文旅智库理事长首席研究员吴若山说。
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说:“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呈现城市好于农村、名校好于普通学校、非毕业班好于毕业班、东部好于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好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
研学游中“小苗头”“小问题”长大变胖时,治理成本会很高
我国研学游目前依然处在起步阶段,郭永福说:“有些行程能给孩子带来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多数学校还是就近从简,没什么经验可谈。课程没有设计,只是出去走走。而安全的无限责任,成为研学旅行的‘拦路虎’。如果不和素质教育挂钩,也难得到家长的认可。收费是部分家长抵触的原因,而困难家庭如何补助还没有政策保障。这些原因限制了能力有限地区的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认为,目前对研学旅行怎么定位,如何认识还不统一。“研学旅行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而不应该是教育旅游。实践育人是教育部的初衷,是育人改革的一项措施。3年来,研学旅行虽然经过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依然在初级阶段,存在简单粗糙、夸大宣传等一系列问题。在地方推进中,教育与旅游两个部门各有主导,但这是教育方式的变革,不是旅游+教育”。
“比如博物馆,不少国家已经发展为教学场所,我们还在简单地参观。国内5000家博物馆每年接待大量学生,但是没有教室,只能参观,这样的走马观花不是教育。”王晓燕说,“我们还发现,有些景区不具备条件就成为研学基地。某著名5A级旅游景区接待研学团午餐的地方,墙上写着‘舌尖上的艳遇’。导游在景点讲解的时候,把山峰说成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参加研学旅行的都是中小学生,5A级景区尚且如此。令人担忧。”
王晓燕认为,要思考改变学生的什么,发现并解决问题才是教育。研学旅行需要设计课程目标,统一价值观念。“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存在单一性、同质化、没标准等问题。老师的能力没有认定,导游的准入没有标准。因为没有衡量标准,所以低质量产品才能进入市场。顶层设计需要完善,不能教育、旅游两个体系,多个标准。研学需要课程化、导师专业化、行程规范化,必须强调教育的第一属性。”
“当前许多对研学旅行乱象的认识,存在流于表面不够深入的情况。如大家比较容易发现研学旅行中导游词不准的乱象,却不能发现背后缺少规范与质量监管的本质;比较容易发现‘游’大于‘学’的乱象,却不能及时指出‘学’挤压‘游’的倾向;比较容易指责旅行社出现的问题,却不能发现教育培训机构缺少保险、课程设计偏向课堂的短板。”吴若山提醒,在起步阶段,有关部门和学者应该加强对研学旅行乱象本质的研究和质量监管。如果不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功课,当前只抓表面乱象,而不抓住本质,那么等到“小苗头”“小问题”长大变胖时,相关治理的行政成本会很高。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