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陈规陋习该改改了!——来自部分农村地区移风易俗的调查(2)
2019-11-04 14:01 人民日报浏览: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关于彩礼问题,很多父母和子女的认识、心态正在变化。“早些年,很多农村人生活贫穷,特别是年纪大了,干不动活了,就基本没收入了,所以特别在意彩礼。”黑龙江省方正县方正镇党委书记高守星说:“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各方面的保障也多了,很多家庭嫁女儿、要彩礼,主要是为了女儿着想,希望为孩子们的家庭建设多打一些基础。”
邢玉兰,是江西南昌西湖区桃花镇观洲村的农民,最近她女儿的婚事提上了日程。“闺女总是说,只要两个人感情好,彩礼多少无所谓,不要都行。可我始终觉得这样不合适,会遭村里人笑话。”邢玉兰说。为此,她经常向丈夫抱怨,可得到的回复是:“只要闺女愿意,别为了彩礼闹得不愉快,要多了彩礼,反而让人笑话。”
一个是“要少了会遭笑话”,一个是“多要了会被笑话”。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看来,这本质上就是一个“脸面”问题。有些农民群众并非真要彩礼,只是男方在礼单上多写一点钱数,乡里乡亲看见了,他们脸上有面子。事后他们会把礼钱退给小两口,作为小两口的生活保障。
“厚葬”问题为何难扭转?
一些年轻人离土又离乡,返乡大办丧事,也是为了一个面子
前不久,记者来到黑龙江桦南县驼腰子镇愚公村村委会的活动室,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小剧团正在热闹地排练着。可是,刚一谈及小剧团的发展前景,神采飞扬的剧团负责人米凤宝立即皱起了眉头:“后继无人。”过了一会,他又轻悄悄地冒出一句:“年轻人都出去务工了,没办法,他们也要讨生活、求发展。”
记者在全国多地走访中发现,“空心化”是当前农村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稍微年轻的、能干活的,很多都进城务工了,年迈的留守老人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另一方面,在一些人看来,相比于赡养老人,老人去世后的安葬须格外重视。在一些农村地区,纸人、纸马、纸彩电、纸家具都已过时,祭祀时烧“豪宅”“豪车”,甚至纸做的手机、平板电脑也屡见不鲜。有些人还专门请戏班子唱戏、乐队演奏或剧团演出,一天下来,少则五六千元,多则一万五六千元。
花费最多的是买墓穴。在一些地方,根据公墓位置的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一个普通合葬墓售价为3万至6万元,豪华高档墓地的价格高达几十万元,并且可以根据个人要求来修建。
面对如此高额的“白色消费”,很多采访对象坦言“负担不起”,即便如此,也要打肿脸充胖子。记者采访了解到,厚葬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感情因素,其中一些人是虚荣心作祟,讲排场、争面子,还有一些人是从众心理,不愿留骂名。
夏显有来北京打工快20年了,很少回安徽老家,用他的话说,“已经不适应家里的气候了”。只有前两年老父亲去世时,他才第一时间赶回去。
“回到家的第一感觉就是手足无措,”夏显有回忆:“离开这么多年了,家里办丧事的风俗习惯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有几个亲戚给我讲这讲那,讲了一晚上,我脑子都是蒙的。”
后来,夏显有请了几个懂行的老人帮忙主持、操办。选墓地、扎纸活、雇演出、办宴席……老人们提出的所有事项,夏显有都是按高标准、高档次支付,总共花了将近12万元。“一是为了让父亲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二是弥补多年在外打工不能尽孝的愧疚。三是不敢从简办丧事,怕遭到老家人的白眼和唾骂,以后还有什么颜面来往。”据夏显有回忆,办宴席时,很多亲戚都不太认识了,他是挨个挨个对名单,生怕落下了谁,生怕事后说闲话。
人情债面前,谁受益了?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