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判决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刑事案件
2019-11-04 13:37法制日报浏览:次
10月30日上午,在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协商通报会上,一起由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法院审结的刑事案件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这就是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刑事案件。日前,上虞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
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13日间,被告人王某某在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等地,虚构“找不到老乡、钱包丢失”等理由,以“借款”方式骗取他人财物176起,共计骗得人民币9993元。
本案被害人众多、分散于全国各地,且单笔犯罪数额小、数量多,如果将相关证据通过传统的光盘形式记录并在公、检、法之间流转,将可能发生光盘毁损导致的数据丢失,或光盘内数据被篡改等情况。
如何对电子证据进行有效的加密存储,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案件办理过程中,上虞区司法机关联合蚂蚁区块链团队,以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并通过后期hash值比对,确保证据的真实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证据的流转和比对贯穿于侦查、公诉、审判全过程,也得到了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一致认可。
上虞法院刑庭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块链是一种防篡改、可追溯、共享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利用区块链进行加密存证早在2018年就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确认,并已有了民商事案件的判决运用,但在刑事案件上的运用尚属全国首例。”
此案成功判决,对于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电子数据存证和审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阶段,上虞法院还将与蚂蚁区块链积极探索“IOT+区块链”技术,打造可信数据采集设备,将设备计算的数据实时上链,保障存储、传输环节的真实、安全、可靠,推动电子数据真实性向源头延伸。(责任编辑:刘晓方)
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13日间,被告人王某某在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等地,虚构“找不到老乡、钱包丢失”等理由,以“借款”方式骗取他人财物176起,共计骗得人民币9993元。
本案被害人众多、分散于全国各地,且单笔犯罪数额小、数量多,如果将相关证据通过传统的光盘形式记录并在公、检、法之间流转,将可能发生光盘毁损导致的数据丢失,或光盘内数据被篡改等情况。
如何对电子证据进行有效的加密存储,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案件办理过程中,上虞区司法机关联合蚂蚁区块链团队,以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并通过后期hash值比对,确保证据的真实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证据的流转和比对贯穿于侦查、公诉、审判全过程,也得到了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一致认可。
上虞法院刑庭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块链是一种防篡改、可追溯、共享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利用区块链进行加密存证早在2018年就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确认,并已有了民商事案件的判决运用,但在刑事案件上的运用尚属全国首例。”
此案成功判决,对于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电子数据存证和审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阶段,上虞法院还将与蚂蚁区块链积极探索“IOT+区块链”技术,打造可信数据采集设备,将设备计算的数据实时上链,保障存储、传输环节的真实、安全、可靠,推动电子数据真实性向源头延伸。(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