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 切忌发展“脱实向虚”(2)
2019-09-25 13:41中国经济网浏览:次
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习近平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实体经济和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因为搞好实体经济首先发展制造业,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从国内来看,制造业发展壮大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所在。自主创新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多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形成从“跟跑”到“并跑”再向“领跑”迈进的创新态势,逐步建立起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产业体系。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依然大而不强,优秀企业数量不够多,缺乏世界认可的大品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也亟待提高,尤其要继续纠正“脱实向虚”的倾向。
从国际上看,我国制造业面临“双重挤压”的挑战与机遇。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回归”浪潮中,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中低端制造“流入”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同时,国际贸易中围绕高端制造业的博弈正在加强。因此,在国际竞争新格局下,我国制造业迎来机遇,也面临挑战。
抓好制造业、实体经济建设,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推进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势在必行。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质量变革。要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加快僵尸企业出清,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坚持目标导向,推动动力变革。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引领和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此,要主动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推动制造业开放创新、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经济体系。
坚持各方协同,推动效率变革。解决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短板问题,关键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为此,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坚持共享共赢,推动开放发展。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制造业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放。应当看到,当前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实质上是围绕制造业展开的一场博弈。面对挑战,一方面要立足自主创新,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要加快开放,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同时,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因此,更要吸取发达国家制造业“去工业化”的历史教训,坚持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我们要顺应新时代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经济学家、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会理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其佐)(责任编辑:刘晓方)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实体经济和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因为搞好实体经济首先发展制造业,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从国内来看,制造业发展壮大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所在。自主创新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多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形成从“跟跑”到“并跑”再向“领跑”迈进的创新态势,逐步建立起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产业体系。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依然大而不强,优秀企业数量不够多,缺乏世界认可的大品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也亟待提高,尤其要继续纠正“脱实向虚”的倾向。
从国际上看,我国制造业面临“双重挤压”的挑战与机遇。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回归”浪潮中,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中低端制造“流入”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同时,国际贸易中围绕高端制造业的博弈正在加强。因此,在国际竞争新格局下,我国制造业迎来机遇,也面临挑战。
抓好制造业、实体经济建设,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推进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势在必行。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质量变革。要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加快僵尸企业出清,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坚持目标导向,推动动力变革。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引领和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此,要主动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推动制造业开放创新、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经济体系。
坚持各方协同,推动效率变革。解决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短板问题,关键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为此,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坚持共享共赢,推动开放发展。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制造业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放。应当看到,当前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实质上是围绕制造业展开的一场博弈。面对挑战,一方面要立足自主创新,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要加快开放,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同时,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因此,更要吸取发达国家制造业“去工业化”的历史教训,坚持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我们要顺应新时代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经济学家、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会理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其佐)(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