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民警奔波数千公里终于证明“她是她”(2)
2019-09-21 12:44钱江晚报浏览:次
23年前嫁到黄岩的云南媳妇,从没办过户口和身份证,父母双亡连亲子鉴定都做不了
台州民警奔波数千公里终于证明“她是她”
9月18日上午,在台州市黄岩区行政服务中心,纳迫挥了挥手上的社保卡,满脸的喜悦和兴奋:“看,我有社保卡了!”
现年48岁的纳迫是一名远嫁到黄岩的外来媳妇,老家在云南边陲。纳迫没有办理户口,也没有身份证,离开老家来到黄岩后,因为没有有效的身份证明,在生活和工作上处处碰壁。好在,今年上半年她遇到了黄岩公安局宁溪派出所的民警,通过近半年的“接力赛跑”,宁溪派出所的民警们突破种种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帮纳迫拿回迟到了数十年的身份证明。
从穷山沟嫁到江南小城
外来媳妇是个“隐形人”
从黄岩到云南西双版纳有将近3000公里的路程,黄岩男子赵福祥在云南打过几年工,认识了当地姑娘纳迫,往来间两人坠入爱河。23年前,赵福祥要返回黄岩,纳迫追随爱人来到台州。1996年,两人成婚。
纳迫成了黄岩媳妇,她非常勤快,学会了做地道的黄岩菜,也学会了说标准的黄岩方言,街坊邻里都非常喜欢她。
虽然很快被这里的人接纳了,但是纳迫发现自己始终无法真正融入社会。
“我老家的村子就在靠近缅甸的边境,与外面的世界基本没联系,比较原始落后,那时候我们村里人都是没有户口和身份证的,没这个概念。”其实,上个世纪末,纳迫所在的曼囡村也统一补办了证件,但那时候纳迫已经嫁到了黄岩,错过了机会。
纳迫跟钱报记者抱怨没有身份证的种种不方便。“出趟远门没身份证不能买车票;在外头住个宾馆也不让;社保卡办不了,公交卡办不了……”最让她介怀的是,女儿都长大了,没能陪她一起出去旅游一次。
这些年,赵福祥陪着纳迫跑了很多部门,希望能够补办身份证,但因为缺乏相关证明,都没能如愿。
奔波数千公里,挨家挨户走访
终于采集到足够证据
今年3月,宁溪派出所民警在日常走访中得知了纳迫的情况,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
“身份证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没有身份证怎么行?”所长赵桓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民警陈尧祥。
陈尧祥联系了纳迫的老家——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向当地的公安部门反馈了这个情况,但是双方一沟通,发现要办妥这件事并不容易。
“纳迫出生后就从来没有办过出生证之类的证明,在数据库里没有她的任何信息,相当于这个人就没存在过。毫无依据,现在要突然证明,在流程上很难行得通。”
一个办法就是找到纳迫的父母,通过亲子鉴定,确认纳迫是他们的后代,那么户口和身份证都能办下来了。但纳迫的父母早几年都去世了,这条路子走不通。
勐海县公安局被陈尧祥的认真负责感动,于是提出一个比较麻烦的办法:到纳迫出生和成长的村落里找证据。
“行,我这两天马上过来!”陈尧祥简单收拾了一下,开了公安证明帮纳迫也买了车票,然后两人坐大巴车从台州往云南赶。陈尧祥和纳迫转了三趟车,奔波三天两夜,才到了纳迫的出生地曼囡村。
和勐海县公安局的民警碰头后,他们开始在村里走访。“房子都是木板拼起来的,四面漏风,地板就用木片搭着,连个钉子都没有。”村民只会说方言,陈尧祥听不懂,好在有勐海县公安局的民警做翻译。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走村串户,陈尧祥找到了纳迫的姑姑还有弟媳以及一些儿时玩伴,他们都能证明纳迫的出生和存在。采集到足够多的证据后,陈尧祥委托勐海县公安局形成一份书面材料,然后向云南省公安厅及相关部门递交上去。
台州民警奔波数千公里终于证明“她是她”
9月18日上午,在台州市黄岩区行政服务中心,纳迫挥了挥手上的社保卡,满脸的喜悦和兴奋:“看,我有社保卡了!”
现年48岁的纳迫是一名远嫁到黄岩的外来媳妇,老家在云南边陲。纳迫没有办理户口,也没有身份证,离开老家来到黄岩后,因为没有有效的身份证明,在生活和工作上处处碰壁。好在,今年上半年她遇到了黄岩公安局宁溪派出所的民警,通过近半年的“接力赛跑”,宁溪派出所的民警们突破种种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帮纳迫拿回迟到了数十年的身份证明。
从穷山沟嫁到江南小城
外来媳妇是个“隐形人”
从黄岩到云南西双版纳有将近3000公里的路程,黄岩男子赵福祥在云南打过几年工,认识了当地姑娘纳迫,往来间两人坠入爱河。23年前,赵福祥要返回黄岩,纳迫追随爱人来到台州。1996年,两人成婚。
纳迫成了黄岩媳妇,她非常勤快,学会了做地道的黄岩菜,也学会了说标准的黄岩方言,街坊邻里都非常喜欢她。
虽然很快被这里的人接纳了,但是纳迫发现自己始终无法真正融入社会。
“我老家的村子就在靠近缅甸的边境,与外面的世界基本没联系,比较原始落后,那时候我们村里人都是没有户口和身份证的,没这个概念。”其实,上个世纪末,纳迫所在的曼囡村也统一补办了证件,但那时候纳迫已经嫁到了黄岩,错过了机会。
纳迫跟钱报记者抱怨没有身份证的种种不方便。“出趟远门没身份证不能买车票;在外头住个宾馆也不让;社保卡办不了,公交卡办不了……”最让她介怀的是,女儿都长大了,没能陪她一起出去旅游一次。
这些年,赵福祥陪着纳迫跑了很多部门,希望能够补办身份证,但因为缺乏相关证明,都没能如愿。
奔波数千公里,挨家挨户走访
终于采集到足够证据
今年3月,宁溪派出所民警在日常走访中得知了纳迫的情况,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
“身份证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没有身份证怎么行?”所长赵桓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民警陈尧祥。
陈尧祥联系了纳迫的老家——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向当地的公安部门反馈了这个情况,但是双方一沟通,发现要办妥这件事并不容易。
“纳迫出生后就从来没有办过出生证之类的证明,在数据库里没有她的任何信息,相当于这个人就没存在过。毫无依据,现在要突然证明,在流程上很难行得通。”
一个办法就是找到纳迫的父母,通过亲子鉴定,确认纳迫是他们的后代,那么户口和身份证都能办下来了。但纳迫的父母早几年都去世了,这条路子走不通。
勐海县公安局被陈尧祥的认真负责感动,于是提出一个比较麻烦的办法:到纳迫出生和成长的村落里找证据。
“行,我这两天马上过来!”陈尧祥简单收拾了一下,开了公安证明帮纳迫也买了车票,然后两人坐大巴车从台州往云南赶。陈尧祥和纳迫转了三趟车,奔波三天两夜,才到了纳迫的出生地曼囡村。
和勐海县公安局的民警碰头后,他们开始在村里走访。“房子都是木板拼起来的,四面漏风,地板就用木片搭着,连个钉子都没有。”村民只会说方言,陈尧祥听不懂,好在有勐海县公安局的民警做翻译。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走村串户,陈尧祥找到了纳迫的姑姑还有弟媳以及一些儿时玩伴,他们都能证明纳迫的出生和存在。采集到足够多的证据后,陈尧祥委托勐海县公安局形成一份书面材料,然后向云南省公安厅及相关部门递交上去。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